陶瓷文化:
青花瓷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故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之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时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发展到历史颠峰。2000多年的制瓷文化和技艺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景德镇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尤其是熔工艺,书法,绘画,雕塑,诗词于一炉,真是"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 苏".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绚丽的色釉,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乾隆时期,景德镇的瓷窑很多,而且分布很广,除官窑外,还有民窑两三百处,工匠数以万计.这个时期生产的青花瓷画面清晰干净,色彩翠蓝光艳,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较之明代又有发展.创作的粉彩瓷器色调柔和,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在瓷胚上用西洋油画激发作画,再入窑烧制成的珐琅彩瓷器,融汇中西,异常精美,是皇宫的专用品。在这些绚丽多彩的名贵瓷器,通过各种渠道,沿着路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品名】:150件青花鱼尾双耳福桶
【产地】:中国·景德镇
【材质】:陶瓷
【规格尺寸】:高: 50cm 最大直径: 34cm 口径: 24cm
【物品清单】:花瓶一件附送相配的旋转底座
【包装】:防破损包装
【点评】:青花鱼尾双耳福桶瓶是景德镇艺术瓷厂在70-80年代生产的高档陈设外销瓷,其做工繁琐画工精细胎质细腻洁白等特点在当时就受到了海内外朋友们的青睐,也随着收藏界对解放后瓷器的价值认识,有很多朋友都在有意识的收藏解放后的瓷器
台面装饰 家居装饰 礼物赠送 表彰答谢 办公室摆设 商务馈赠
产品展示、
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景德镇手绘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由于它的色彩画在釉下,不易磨损,经久不变。一般釉上彩的色彩原料中都有铅元素,而青花瓷无铅质,可以防止铅的毒性对人类的危害,用青花作餐具比其他釉上彩更具优点。 景德镇手绘青花瓷是用磨练得极细的青花料(氧化钴)作呈色剂,在预先制好的瓷坯上绘画纹样后,再施一层透明釉,放入窑中,经1320度高温下一次烧成,器物呈现美丽而幽靓、明快而沉静的青蓝色纹样,具有在一色中创造丰富多彩艺术效果的特征。这种白地蓝花的瓷器就是青花瓷器。景德镇的青花瓷,青肌玉骨,娴静典雅,极具东方民族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是中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瓷之一,也是我国古陶瓷中最有代表性的瓷种之一。它从元代创制以来,不断创新,历久弥新景德镇手绘青花瓷同时,青花瓷明净素雅、晶莹透澈,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和意境。青花瓷端庄雅致的艺术效果,在洁白桌布衬托下尤为醒目,所以许多人钟爱青花瓷器。在装饰方面,元青花瓷画有绘画、先刻后画、外绘画内印花、印花与绘画并用及镂雕、堆贴等手法。纹饰繁富,形制巨大是元代青花的特色。 景德镇手绘青花瓷用作辅助纹饰的有卷草、锦地、回纹、钱纹、浪涛、蕉叶、莲瓣、云肩、缠枝花等,配合主题纹饰,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到了明代,青花瓷进入全盛期,产品胎质洁白细腻,釉层晶莹肥厚,造型厚薄适度,优美俊秀,其青花色泽像蓝宝石一样明艳动人,特别令人赏心悦目。明初永乐、宣德所造青花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纹饰精细,以缠枝花卉、瓜果为多,云龙、飞禽次之。在纹饰题材的选择上,官窑青花多以龙、凤、麒麟、牡丹、山茶、莲花、菊花、灵芝、荔枝、葡萄类题材为装饰内容;民窑则题材广泛,纹饰多样,人物、动物、花鸟、山水树石、吉祥图案、书法装饰等应有尽有,不胜枚举,表达的是大众喜爱的内容。 景德镇手绘青花瓷主题纹饰有人物、动物、植物等内容,装饰在器物的显眼部位。人物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尉迟恭单鞭救主”、“三顾茅庐”、“明妃出塞”、“四爱图”(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孟浩然爱梅、周茂叔爱莲)等内容;动物有龙、凤、麒麟、狮子、海马、仙鹤、鳜鱼、水鸟等种类;植物有松、竹、梅、牡丹、莲花、菊花、山茶、芭蕉、葡萄、瓜果等题材。
在陶瓷民俗博览区古窑景区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古制瓷作坊、古镇窑、陶人画坊。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在镇窑里,可看到神奇的松柴烧瓷技艺,从中领略到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魅力。在古窑,我们看到了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2.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由于景德镇瓷泥的柔软性,拉制的坯体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内外修坯是景德镇制瓷工艺中一个极为重要并优于其他窑系的成型技术,是形成景德镇陶瓷风格的一个独特的技术保障。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按一般经验,测定坯体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抚摸并轻轻弹叩,听其不同部位的响声。坯体较厚者,弹之发出“咯咯”之声,修至中等厚度时则发出“咚咚”之声;高档瓷坯体修至适当薄度时,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5.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景德镇陶瓷装饰大致可分为釉下装饰和釉上装饰两种基本类型。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加工,并上釉烧成的瓷器,因其装饰图案位于瓷器釉层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进行装饰加工的工艺,则称为釉上彩,包括古彩、粉彩、墨彩、新彩等。还有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斗彩”装饰。实际上自元代以后,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历史,基本上是以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为主要脉络的。釉里发出红色是景德镇具较高声誉和影响的名贵品种
8.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
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联系方式 | ||
| ||
【关于货运】 | ||
| ||
温馨提示:本公司可开具正规机打发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