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耕作过程中如何调整耕深和耕宽
犁耕前,必须将拖拉机与犁安装组合成机组,并对犁作相应的调整,然后才能下田进行犁耕作业。
耕深调整 首先松开深浅调节丝杆锁紧螺母,然后用扳手转动丝杆,当丝杆调长时,则浅耕;调短时,则深耕。另外在操作上,机手还可利用犁的升降手柄来调整。在降犁时,选择深或浅两个位置之一予以定位。这样,也可以调节犁之耕深。
如果前、后犁体深浅不一致时,若前犁比后犁耕得深,可将前犁柱上两个紧固螺母松开,把前犁体升高,然后再锁紧螺母。犁的水平调整,必须进行田间试耕,一直调到前、后犁耕深一致为止。
耕宽调整由于前犁在犁梁上的位置可以水平移动,而犁梁又是水平斜装,前犁往前移总耕幅变大,后移则总耕幅度变小。调整时,可以根据土壤状况进行,但注意不要使前、后犁之间漏耕或重耕过多。当移动前犁时,只要松开前犁柱上的两根U形螺丝,把前犁移到合适位置后,再拧紧螺母即可。在耕作层较硬的水田中作业时,为了防止前、后犁体之间出现漏耕现象,这时,可将前犁适当往后移位。
犁的组成部分及北方旱地系列犁体曲面的类型
耕地的目的是翻转和松碎土壤,将地表的残茬、秸秆、杂草、肥料及病菌、虫卵等翻埋入土,并将底土翻上来使其破碎、熟化,从而促使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消灭病虫害,达到改善土壤中水、肥、气、热的条件。由于土壤条件和耕作要求不同,各地区所使用的铧式犁结构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基本组成部分是相同的。
铧式犁由犁体、犁架、悬挂架(或牵引部件)、犁轮等部分组成。犁体是主要的工作部件,其工作面起着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切开土壤并进行翻土、碎土作用。为保证耕地质量,还可根据耕作要求及土壤情况在主犁体前安装圆犁刀、小前犁和小犁刀等附件。
北方旱地系列犁的犁体曲面,根据其工作性能可分为熟地型、半螺旋型和螺旋型。熟地型是应用最普通的一种,其犁胸部较陡,翼部扭曲较小,碎土性能好,翻上能力差,适于耕熟地。螺旋型犁体曲面胸部平坦,犁翼长而扭曲程度大,翻土能力强,而碎土作用差,适于开生荒地和粘重、多草、潮湿的土壤。半螺旋型介于二者之间。
开沟犁的使用与保养
开沟犁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不得在犁处于提升状态下进行保养和修理;田间作业时,犁上不能坐人;落下犁时,应慢降轻落,以防铲尖变形或损坏;作业中,必须将犁提升起来才能转弯;停机熄火时,一定要把犁降落在地面;犁不用时,要用支撑杆撑牢犁架,以防倾倒。
开沟犁的保养方法:犁耕作业时,因犁与土壤、沙石等接触,工作条件恶劣,只有正确及时维护,才能充分发挥犁的效能,延长使用寿命。其保养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耕后应清理黏附在犁体工作面及犁柱上的积泥和杂草;每天犁耕结束后,应检查各种螺杆、拧紧松动的螺母;耕作期间,悬挂轴调节丝杆上的润滑部位每天要加注1-2次黄油;定期检查犁铲、犁壁、犁侧板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的应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