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档案数字化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给档案工作带来的一项新内容,在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编码:057426859090) 1.如何更加科学确定数字化范围,除了考虑档案重要程度、破损情况、利用需求等,是否还要结合数字化工作进度、工作量以及数字化绩效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数据质检与准确率问题。面对数以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目录和图像数据,即使实施全程管理、尽最大努力提高抽检比例,也难免会挂一漏万。在合理安排年度工作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数据准确率,需要进一步摸索、研究和总结推广。
3.数字副本的法律地位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启动有关数字副本法律认可性的法规标准的制定工作,现有标准均没有明确的相关条款,通过实践证明《信息与文献——文件档案数字化实施指南》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先进标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应该参照这些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着手制定有关标准,用于规范数字副本制作的全程管理与技术要求。总结省档案局馆在这方面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数字化对象审批制,用以记录数字化项目授权信息,证明数字副本来源的合规性;
(2)建立并归档保存规范的数字化工作文档,记录、审核数字化项目全过程管理信息;
(3)完整扫描关于同一项业务活动的往来文件,以及一份文件的正本、定稿、公文处理单、重要修改稿等,确保数字化对象及其来源信息的完整性;
(4)精确复制、准确标识,以文件级档号及件内页面流水号命名数字副本,以彩色JPEG格式存储源版数字副本,完整记录档案原件页面原有内容,包括斑点、破损页边等页面信息;
(5)通过数字化元数据记录纸质档案数字副本的技术参数与生成背景;
(6)通过先期制定数字化工作方案,结合现场监管、按比例抽检、分阶段验收等方式,实施数字化成果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