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深耕犁的结构特点
1.在传统铧式犁的基础上加高了犁柱和犁体,可以加深耕作层(同等牵引力下,可加深9~12cm)。
2.新型犁在拖拉机上的挂接位置适当偏右而主拉杆在犁体安装位置适当偏左,使不平衡力矩由拖拉机和犁共同分担。
3.在偏牵引状态下,加宽犁侧板,改善牵引性能,利侧板通过特殊的工艺,能与犁阻力中心自动定位,自动同心,减少了犁的侧压力和支反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犁的阻力。
4.犁铧有较大改进。现为一铧两刃左边刃切割沟壁土,右边刃在下水平切出底面,被切下的土垡沿犁曲面上升至犁壁,借用两个刃的径向分力使土垡逐步向犁沟翻转而破碎,使牵引阻力仅为传统铧式犁的50%。
5.新型犁的曲面碎土角悬转180°,碎土角阻力为零。因而减少了犁曲面的工作阻力。
6.犁的瞬时点悬挂轴膨胀与悬挂杆中的球孔紧密配合,保证了犁的直线行走,降低了犁的阻力。
7.新型犁的限深轮中心与左瞬时点重合,有效地解决了犁体重心的侧压力,减少了犁的阻力。
耕地时应注意的机组行走方法
耕地机组行走最基本的方法是内翻法和外翻法。在耕地中可运用这两种基本方法,根据地块的具体条件组合成不同的行走方法。
1.内翻法。机组从耕区中心线左侧入犁,耕到地头起犁,顺时针方向转弯。在中心线另一侧回犁,依次耕完。此法耕区中间不留墒沟,耕区两边有半个墒沟,中间有伏脊。
2.外翻法。机组从耕区右边入犁,逆时针方向转弯,到耕区另一边回犁,依次耕完,此法耕区中间有墒沟。
3.内外翻交替耕法。地块宽度较大时,为了减少转弯时空行,可分成3个小区,用内翻法先耕第一区和第三区,最后用外翻法耕第二区。此法只留中间l条墒沟。地块宽度适于分成2个小区时,第一区用内翻,第二区用外翻,或反之。耕时注意把墒沟留在较高处。
4.套耕法(四区套耕法)适用于有垄沟、渠道的水浇地。机组先由第一、二区交界左侧进入,顺时针转弯,从第二、三区交界的第三区右侧返回,用内翻法把第一、三区耕完,再用同样的方法耕完第二、四区。此法在地块中间不留墒沟,机组不转小弯。
高效深耕犁的结构特点
1.在传统铧式犁的基础上加高了犁柱和犁体,可以加深耕作层(同等牵引力下,可加深9~12cm)。
2.新型犁在拖拉机上的挂接位置适当偏右而主拉杆在犁体安装位置适当偏左,使不平衡力矩由拖拉机和犁共同分担。
3.在偏牵引状态下,加宽犁侧板,改善牵引性能,利侧板通过特殊的工艺,能与犁阻力中心自动定位,自动同心,减少了犁的侧压力和支反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犁的阻力。
4.犁铧有较大改进。现为一铧两刃左边刃切割沟壁土,右边刃在下水平切出底面,被切下的土垡沿犁曲面上升至犁壁,借用两个刃的径向分力使土垡逐步向犁沟翻转而破碎,使牵引阻力仅为传统铧式犁的50%。
5.新型犁的曲面碎土角悬转180°,碎土角阻力为零。因而减少了犁曲面的工作阻力。
6.犁的瞬时点悬挂轴膨胀与悬挂杆中的球孔紧密配合,保证了犁的直线行走,降低了犁的阻力。
7.新型犁的限深轮中心与左瞬时点重合,有效地解决了犁体重心的侧压力,减少了犁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