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暖性: 虽然保暖性是与织物厚度密切相关的,但是使用者又不喜欢被子等床上用品过于厚重,因此既要保暖又要轻便成为目前床上用品的基本要求。达到这种要求最常见的方法是把涤纶纤维内部做成多孔空心状、使纤维内包含大量不流通空气,外部做成螺旋卷曲状以保持蓬松性,因此能在保证质地轻盈的前提下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
此外在涤纶等合成纤维纺丝液中加入含氧化铬、氧化镁、氧化锆等特殊陶瓷粉末,特别是纳米级的微细陶瓷粉末,它能够吸收太阳光等可见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因此具有优异的保温、蓄热性能。还有把远红外陶瓷粉、粘合剂和交联剂配制成整理剂,对面料进行涂层处理,再经干燥和焙烘处理,使纳米陶瓷粉附着于面料表面和纱线之间,这种整理剂具有抑菌、防臭、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功能。
2、抗菌、除臭性: 由于毛巾类用品经常蘸水使用,一般又放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微生物会大量繁殖,有可能导致毛巾散发气味并引起使用者的瘙痒感。因此对于毛巾类的要求相对较高,最好是经过抗菌防臭化学处理的。一般的途径是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整理剂,使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近年来日本在天然抗菌整理剂的研究上做了不少探索,例如采用芦荟、艾叶等具有杀菌作用的芳香油提取物,将其包覆在多孔性有机微胶囊或多孔性陶瓷粉末中附着在面料上,并加以树脂交联固定,通过摩擦、积压等机械作用缓慢释放出杀菌剂以达到耐久抗菌整理的目的。这一类天然抗菌剂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不过由于目前固定抗菌剂的技术有限,抗菌剂的耐洗性还不够好,每洗涤一次抗菌性能就下降一些,一般几十次之后就完全消失。
3、防污、去污性: 沙发布类家用纺织品要求尽量不容易被污渍所沾污,一旦被沾污之后又要易于洗涤去除。目前一般采用的技术是改变纤维的表面性能,大幅度提高了面料的表面张力,使油污和其他污渍难以渗透到面料内部去,轻微的污渍用湿布揩擦即可除去,较重的污渍也易于清洗。而防污整理不仅能够防止油污的污染,还同时具有防水透湿的性能,属于比较实用有效的高级化学整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