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端头板的改进效果
研究表明,管桩端头板及与其联接的裙板和端部混凝土的质量缺陷是引起爆桩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从材料、加工和管理对端头板及与其联接的钢裙板采取改进措施后,管桩端部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观质量明显好转,原来因为桩头钢裙板两端容易跑浆,使两端的钢件上粘有一层泥浆,既影响管桩的外观,又可能导致混凝土不密实,经过改进后已基本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2、钢裙板凹陷明显减轻,这不但改进了观感,更标志着桩头混凝土的密实度的提高。
3、提高抗弯性能的稳定性,在改进前,因浇注中多出现轻重不等的跑浆,同一批次的管桩,实验表明其抗弯强度指标波动达10%左右,经改进后降低1%左右。
4、成型精确度,改进前后,端头板的倾斜偏差由原先的4mm降低到了3mm以下,大大减少了接桩倾斜度。
5、爆桩事故大大减少,根据同类地质条件的若干工程统计,在没有严格采取措施时,桩顶的爆桩率明显降低。
中科富兰特致力于研究生产管桩端头板,我们的端头板在建筑施工上使用得到众多好评,欢迎采购商莅临我厂考察产品。


管桩接桩的具体施工步骤:
(1)管桩拼接成整桩采用端板焊接连接,焊接前桩头预埋铁件必须清除污锈,露出金属光泽。如桩节之间间隙过大,可垫铁片填实焊牢,接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mm。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焊缝要求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手工焊接时第一层必须用Φ3.2mm电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用粗焊条(Φ4mm或Φ5mm),采用E4303或E4316焊条。 (2)拼接处坡口槽的电焊部分应分三层以上对称进行环缝焊接,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正确掌握焊接电流和速度,每层焊接厚度应均匀,每层间的焊渣必须敲清后方可再焊次一层,坡口槽的电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焊缝必须每层检查,焊缝不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07)二级焊缝的要求
(3)接桩应尽量缩短时间,以避免停打时间过长导致桩周土重固结而影响沉桩。
(4)焊缝完成后,应会同监理检查验收,待焊缝降温1min后再行打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的规定,提出管桩端板的主要产品规格。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生产其它规格的端板。端板制作主要采用Q235钢板切割加工生产工艺,但这种制作工艺生产的端板存在钢材的利用率低、生产制作复杂、生产效率低、产品成本高等缺点。近年来,我国的科技人员根据端板产品的特点,通过对端板产品制作工艺的研究,开发了多种端板生产制作的新工艺,一些新的工艺制作还经过了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这些端板生产制作新工艺与早年采用的钢板切割加工制作工艺相比有以下特点:产品成材率高、加工制作便利、生产制作成本较低等。近年来的推广使用表明,采用这些新工艺生产的端板产品可以满足管桩的生产和施工要求,其中铸造热轧工艺对管桩端板产品的质量有很好的保证,是这些新工艺中较成熟的制造方法。目前,我国管桩行业生产中采用上述新工艺制作的端板占端板使用总量的98%以上,而早年采用的钢板切割生产制作工艺现已基本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