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s1.img-1.com/pic/103159/huangqi/20150810223853_2591_zs_sy.jpg)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补苗 当苗高5-7cm时进行次间苗,通过2-3次间苗后,每隔8-10cm留壮苗1株。如遇缺棵,应小苗带土补植,也可重播催芽籽补苗。
中耕除草 黄芪幼苗生长缓慢,不注意除草易造成草荒,因此,在苗高5cm左右时,要结合间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2次于苗高8-9cm,第3次于定苗后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第二年以后于5、6、9月各除草一次。
追肥 黄芪喜肥,在生长第1、2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一次肥,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kg或三元素复合肥(N、P、K各15%)7-8kg。年冬季枯苗后每667平方米施入厩肥2000kg加三元素复合肥(N、P、K各 15%)10kg、饼肥150kg,混合拌匀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培土防冻。
打顶 为了控制植株高度生长,减少养分的消耗,于7月底前进行打顶。可以增产。
![](http://zs1.img-1.com/pic/103159/huangqi/20150810223851_3091_zs_sy.jpg)
黄芪的选购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芪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纵皱色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木部菊花纹理状,气似豆腥味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质量以根条粗长、菊花心鲜明、空洞小、破皮少者为佳;红芪以皮色红润、根条均匀、坚实、粉性足者为佳。规格一般按粗细、长短分为三个等级。
![](http://zs1.img-1.com/pic/103159/huangqi/20150810223851_3091_zs_sy.jpg)
黄芪以根入药。常用滋补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等地均可种植。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50厘米,主根直而长,圆柱形,稍带木质化,长30-50厘米,外皮土黄色。喜凉爽气候,耐旱,耐寒,适应性强,但忌涝,重碱地不宜种植。
亩用种子1-2公斤,以行距25-30厘米,株距10-12厘米为宜,黄芪种植简单,好种易管。种植后约7-9天即可出苗。
在立冬前后把地上的部分割去,将地下根刨出,切去芦头晒干,晒干即可,黄芪为多年生植物,一年生亩产干品约200-350公斤,二年生亩产干品约300-500公斤。一年生亩产鲜品1000-1500斤,二年生亩产鲜品1500-2500斤.黄芪药材以身干,条粗长,质坚而绵,粉性足为佳品。同时可以用于占地补偿(签定收购合同)药材品种种植。
现在市场收购价格在10-18元每公斤。而且出口数量较大,是外国从中国进口药材的主要品种。市场行情持续看好。现有优质黄芪种子出售,同时大量收购各种中草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