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水供热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从地热井提取的热量,即取决于利用温差的大小。为了使地热井发挥经济效益,在设计上通常采用如下措施,扩大供热面积和降低热成本:①在系统中设置高峰加热设备,地热水只承担采暖的基本负荷,高峰负荷由燃用矿物燃料的锅炉或电力设备(包括电加热器或热泵)升温补足;②在系统中加蓄热装置,如蓄热水箱(池)等,以调节短时期内的负荷变化;③实现多种用途的综合利用,如把采暖后的低温地热水再用于农业温室的土壤加热或养鱼等,以降低排放或回灌水的温度。
全球干热岩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比蒸汽型、热水型和地压型地热资源大得多,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热能总和还要大。在较浅层的干热岩资源中,蕴藏的热能等同于100亿夸特(即quad,1夸特相当于18000万桶石油,而美国2001年能源消耗总量是90夸特)。这些能量是所有热液地热资源评估能量的800倍还多,是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在内的所有化石燃料能量的300倍还多(Tester,et al. 1989)。
即使是在局部地区,干热岩的热能储量也十分惊人。例如,在美国芬顿山(Fenton Hill)干热岩Ⅱ期工程期间,恒定条件下,4年期间11个月的循环测试所获得的热能就高达1000亿个英国热量单位BTU(Duchane,1997)。
干热岩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前,世界上众多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对干热岩的发电研究方兴未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随着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干热岩所发的电能将会成为国家电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成本相对较高,但这并不代表它的投资回报率更低,通常自有资金。地热发电的成本回收年份一般在5年左右,通常自有资金投资回报在30%左右,而同比太阳能发电的年收益率不到15%,风能发电的收益能达到10%就算不错了。这是源于地热能的稳定高效,对于电网来说,地热能比其他形式新能源的并网更为便利,地热能是可以持续供应电力的,因此它不需要电网暂停来进行调节,既节省了电能,又避免了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