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德胜密封技术
金属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金属软管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和民用,规格从3mm到150mm。小口径金属软管(内径3mm-25mm)主要用于精密光学尺之传感线路保护、工业传感器线路。
原理
管道的安装应力
在复杂的管路系统中,常常出现由于空间位置条件的限制,造成安装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成型的管子装不上去;弯过去、正过来,凑合装上去的管子,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局部的冷校正。根据管子通径和现场的具体情况不同,冷校正量从几毫米至几十毫米,有的达数百毫米。实践证明,该量越大,其内应力也就越高,这些残留在管路系统中的安装应力,无疑地是极大隐息。
某型号发动机中的一段轴承润滑油导管,在实际运行中多次发生断裂事故,就是因为安装应力过高所致。
由于可以随意弯曲并在额定弯曲半径条件下弯曲所产生的内应力极小,所以,它能给安装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对管路系统的安全运行也起着一定的保障作用。这是某些管路系统必须使用金属软管的主要原因。
补偿管道位置
由于装卸模具的需要,硫化机上的活动缸将作向上和向下方向的运动。紫铜蛇形管往复运动多次之后,就会发生疲劳断裂,虽然修复后还可以继续使用,但停车修复会造成时间损失。橡胶管虽然具有良好的柔软特性,抗疲劳能力也很强,但在承压、耐温、抗老化等方面又是薄弱环节,一般使用几个月以后,也无法再继续下去。金属软管良好的综合性能在此得到充分地体现。在一般工业领域中,除压力、温度之外,还常常存在着一些如疲劳、腐蚀、振动、压迫、冲击等苛刻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用来补偿管道的位置移动是最合适的了。
吸收振动
某巨型建筑,大厅内空调是由固定在地下室的6FWB机组提供的。机组振动通过连接管道这个桥梁,一直传到地面大厅内,噪音值达45dB。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总觉得有一种不适之感。改进设计后,在连接管道上串接了金属软管,不仅吸收了部分由机组振动所产生的噪音,管系中流体脉动所产生的噪音也被吸收了不少,此时,地面大厅内噪音值仅为33dB,大大地改善了厅内的环境。
能够吸收振动,它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疲劳破坏的能力,还可以达到降低噪音之效果。某些管路系统采用金属软管,原因就在于此。
结构
金属软管是现代工业设备连接管线中的重要组成部件。金属软管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和民用淋浴软管,规格从3mm到150mm。小口径金属软管(内径3mm-25mm)主要用于精密光学尺之传感线路保护、工业传感器线路保护。金属软管产品包括输吸油胶管、蒸气胶管、喷砂胶管、输吸酸碱胶管、食品胶管、吹氧胶管及各种异型胶管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石油、冶金、食品等行业。
耐压金属软管的压力范围是多少:软管的压力范围一般为PN0.6―32.0Mpa。最高达42.0MPa。 金属软管是软管安装在压力管路中的主要承压件,同时对波纹管起护套作用,根据管道中的压力大小及应用场所,可选择一层或多层的不锈钢丝或钢带进行编织。
特点
由于制作软管主要零件的材料是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因而保证了软管优良的耐温性和耐蚀性,软管的工作温度范围极广,为 -196-600 度,使用的软管按管道所通介质的腐蚀性选择适用的不锈钢牌号,即可保证软管的耐蚀性。
1.金属软管整体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较强的耐腐蚀能力。
2.软管管体为薄壁不锈钢管体液压成形,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伸缩性、弯曲和抗振能力强、编织网套的加强保护、使之具有更高的承压能力。



本公司广泛服务于您所在的:冶金、钢铁、化工、造纸、包装、印刷、橡胶、塑料、纺织、印染、电力、水泥、机械制造、医药、食品、干燥、烟草等领域;并为各大设计院所(如:钢铁设计院、电力设计院、化工设计院、轻工设计院等)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本公司产品执行标准为:旋转接头—JB/T8725-2013标准,金属软管—GB/T14525-2010标准,补偿器—GB/T12777/99标准、美国《EJMA》标准和《74DD》标准,本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专业研发人员,先进的设备和标准化车间;并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