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建材】刚刚过去的“双十一”。
天猫及淘宝获得571亿的销售神话。
其中家居类产品再次发力。
林氏、罗莱、全友三个家居品牌更是挺进销售榜的前十。据官方数据显示。
林氏木业100小时销售破2亿成为本次“双十一”家居类销售冠军。
家装e站销售超亿元。
创造了新的销售神话。作为第二次参与“双十一”的实创更是勇夺互联网家装三冠王。作为首届以o2o模式参战“双十一”的一号家居商城。
联合全国线下48家体验店一起发力。
凭借着价格及品质优势。
一号家居线上商城“双十一”共接待客户4万多户。
单日订单数刷新一号家居历史纪录。种种迹象似乎在表明。
家居电商的“春天”来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
“双十一”前夕。
记者走访了武汉多家家居卖场发现。
比起去年19家家居卖场联合抵制“双十一”。
今年家居行业显得尤为平静。
记者在居然之家和金鑫国际家居卖场内完全看不到任何关于“双十一”促销的字眼。
金鑫国际家居的刘总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推出了年底返现的活动。
30个品牌600个特价商品比‘双十一’更实惠更具有真实性。”在欧亚达家居。
记者看到位了卖场针对“双十一”推出了购物狂欢节活动。
100多款知名品牌特惠直供商品。
折后最高返现11%。
购物满额送购物卡、粮油礼盒、果蔬机、扫地机器人等。
不但比淘宝实惠。
时间也没有限制在“双十一”当天。
在采访中。
武昌的林小姐告诉记者。
她正在装修第二套房子。
打开淘宝收藏夹。
小到开关大到沙发,全是各种建材、家具。
但林小姐说:“我都是手机打开淘宝页面。
去实体店跟老板砍价。这样不但买到了和网上一样便宜的东西。
还有人安装做服务。
比‘双十一’方便多了。”
与林小姐有同样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采访中。
大部分消费者表示不愿意凑“双十一”的热闹去网上抢家具。
也有部分消费者表示。
可以从淘宝购买开关、水笼头等小件商品。刚刚装修完的周先生表示:双十一’的价格虽然比平时便宜。
但是等待的周期太长。
而且售后服务也跟不上。
所以更愿意实地去家居卖场淘实惠。”
回顾去年“双十一”。
记者发现那些巨额签单狂欢并未给曾经获得网销前十称号的家居品牌带来多大欣喜。
在接下来的生产、送货进程中。
一连串难以规避的问题接踵而至。
送货不及时、退货不容易、品质不靠谱三大差评正如潮水般涌来。记者随手点开去年“双十一”销售前十的品牌。
看到买家差评达到70%以上。
更是有网友戏称某品牌为“双十一”退款冠军。可见如何让消费者对网购产生信任。
成为家居电商疲于应付的重大课题。
业内专家表示。
网销是个好东西。
但家居企业一定要做足准备才能触网。不要因为看到了“双十一”等促销商机。
盲目地投入。
虽然可能赢得好的销售成绩。
却因为产品送货、退货、质量等问题失去了品牌的信誉。
这样会得不偿失。
消费者说
商品临时涨价
雷先生21岁公司职员
“双十一”我买了不少建材产品。
其中有马桶、花洒以及灯饰等。
本来还想买沙发。
但是大多要到物流点自提。
感觉不方便。有一些产品是提前预付了订金。
“双十一”当天付尾款就可以了。
当天价格貌似又涨了一点。
但并不多。我的电脑里安装了刷价软件。
发现有些卖家把原价翻了几倍。
“双十一”的价格和原来一样。
完全是在忽悠买家。还有些产品我在天猫付了订金之后。
发现京东的更便宜。
订金又不退。
觉得挺亏的。总体觉得作为消费者“双十一”并没有省到多少钱。
商品迅速下架
周小姐30岁会计
我正在装修婚房。
所以提前做了功课。
将需要的家具放入了购物车。
但是大部分我看中的东西并没有降价。
其中某品牌的一款复古茶几。
虽然以特价形式推出。
但我还没有来得及付款。
系统就显示已经售完。为了这次“双十一”我前前后后也花了不少时间精力和卖场的商品作价格对比。
但发现卖场的价格和淘宝不相上下。
所以除了一些小件商品我选择了淘宝。
其他大件的家具我还是准备回卖场购买。
业内人士说
与其他消费品不同。
家具产品具有产品性能专业、使用周期长、非标准化、价格较贵、物流成本高等特点。
这也让消费者对于网购家具有着较多顾虑。对于传统的家具生产商来说。
面临着如何将网络订单与工厂生产结合起来、如何重新规划经销网络、如何了解并服务好网购用户等诸多难题。
消费提醒
选择品牌关注售后
目前。
各个家居企业对于服务的提升都尤为关注。
不少品牌企业甚至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以在线下体验不够充足的情况下。
通过网络直接购买家具建材产品。
建议选择知名品牌。
产品的质量更有保证。
家居建材产品是大件耐用消费品。
往往是“三分产品。
七分安装”。
商家所提供的售后服务也要了解清楚。
包括何时送货、是否包安装、保修期有多长、哪些情况下可以保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