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市场行情:
多年来这个品种一直货源不足,特别是药材更是缺货,价格一涨再涨,所以应该长期不懈地发展下去,进行人工种植多年生长。黄芩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有的地方将种子撒播于沙滩上,也有的地方撒播于山坡上都得到了成功,见到了效益,我们不防向人家学习一下。2009年H1N1流感病毒蔓延世界各国,中医药抗治作用好,有关各类方剂及制品,如:银花清感方等,都要用到大宗原料——黄芩。家种黄芩大受市场欢迎,价格也稳中上涨,另外近几年黄芩种植力度减弱,市场库存薄弱,支撑价格上涨。目前价格从2011年初的17-21元/公斤涨到2011年9月的20-25元,其价格后市依然看好。家种多年生黄芩数量少,价格30元/公斤以上连年上涨。家种黄芩种植值得发展。
黄芩多用种子繁殖,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夏播在6~7月,秋播在10~11月上旬。春播前宜将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5~6小时,捞出摊置20~30℃的条件下催芽,3~5天后,待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沟深3~5厘米,将种子与西沙混匀,均匀撒于沟内,覆土,稍镇压,上盖薄膜或树叶、杂草和碎秸秆等物保温保湿。春播可在10天左右出苗,出苗后揭取覆盖物,每亩用种量2~2.5公斤。
黄芩病虫害防治:
叶枯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学名Selerotium sp.。危害叶,从叶尖或叶缘向内延伸不规则黑褐色病斑,迅速自下而上蔓延,后致叶片枯死,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初为点片发生,如不及时防治可蔓延至全田。
防治方法:
① 冬季处理病残株,消灭越冬菌原;
②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苯骄咪唑44号)10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