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基本依靠力量去开发地热能是远远不够的,和石油煤炭一样,要根据市场,发动民间资本,对地热资源进行有效投资。对于投资的引导,也应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比如,不能一窝蜂地将资本集中在地热温泉旅游业的开发,这样既不利于地热行业本身的良性发展,对于温泉旅游业也是一种爆破性的资本拥挤,容易带来市场疲软,对投资方本身也是巨大的伤害,同时浪费了地热资源高品位利用的可能性。因此,在未来的地热投资中,更应该引导资本向地热发电及供暖等产业流动,做地热综合利用项目,这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同时也会促进地热能产业升级。
温泉(hot spring)是泉水的一种,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温高于环境年平均温5℃,或华氏10℉以上。形成温泉必须具备地底有热源存在、岩层中具裂隙让温泉涌出、地层中有储存热水的空间三个条件。
不同国家对于温泉的定义稍有不同:
根据中华民国温泉法中,温泉定义是符合温泉基准之温泉水及水蒸气(含溶于温泉水中之气体)。温泉水包括自然涌出或人为抽取之温水、冷水及水蒸气(含溶于温泉水中之气体),在地表量测之温度高于或等于30℃者;若温度低于30℃之泉水,其水质符合温泉水质成分标准者,亦视为温泉。
日本温泉法认为:地下涌出之温水、矿水、及水蒸气与其他气体(碳氢化合物为主成分的天然瓦斯除外)。温度:高于或等于25℃;如温泉低于25℃,其水质符合之规定19种物质(日本温泉法附表)其中一种以上者。
韩国温泉法规定温泉系指地下涌出,温度高于或等于25℃之温泉,水质成分对人体无害者。(但对水质成分并无规定)
部分欧美国家,如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以高于20℃之泉水;美国则定在70F(21.1℃)以上者为温泉。
地热井(水井)工程作为建设工程的一种,它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地质条件变化多、隐蔽工程多、设计变更多等特点。为了避免以后地热井维修次数的增多,工程质量缺陷很难在以后质量检查中发现和进行处理修复。
地热井钻井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内容:钻机设备选型应留有加深钻进深度的余地;
搞好洗井与产能测试钻井完工应及时进行洗井和产能测试, 严禁停滞时间过长, 洗井应针对热储地层特征、钻井深度、使用泥浆性质和稠度采用不同的方法; 产能测试应满足规范的要求;保持合理的井身结构并严格的固井: 表层管口径及下入深度应充分考虑取水设备口径和下入深度的需要; 井壁管应下入热储一定深度并严格封闭热储顶板上部各层位; 尽可能做到3 径或4径至孔底;
准确的钻井地质编录, 正确地进行地质分层, 依据钻井中的地质变化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判断并找出对策; 及时修改完善地质设计;尽可能保持钻井的垂直,以降低井内事故和井壁管受磨损;严格使用冲洗液钻进, 热储层内钻进严禁使用稠泥浆;及时进行地球物理测井:下入表层管、井壁管前及达到设计深度时均应测井,以结合地质编录进行地质分层、了解地层温度变化和热储的渗透性、含水性特征,指导钻井施工;
为了便于地热井(水井)工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作者根据地热井(水井)工程的特点,进行了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设置了工序质量的质量控制点,为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检查及评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