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特效药,康拓森卡虱专业品质值得信赖
本品是由苦参碱、烟碱两种有效成分配置而成,属植物源杀虫剂。具有较强的触杀和内吸作用,对防治白粉虱、烟粉虱、B型烟粉虱特效。
1、速效,前打后落,三分钟见效。
2、持效,虫卵齐杀,持效期长达10天以上。
3、死虫彻底,48小时候启动二次杀虫功效,死虫更彻底。
使用方法:
本品25ml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如遇害虫重发年份,需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酌情加大用药量。
产品规格:
25ml*200瓶/箱
白粉虱介绍: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还能危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基本信息学名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同翅目,粉虱科。别名俗称小白蛾子。异名 Aleurodes vaporariorum。分布该虫1975年始于北京,现几乎遍布全国。
寄主 黄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葛苣、魔芋、芹菜等各种蔬菜及一品红等各种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
为害特点 锉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除严重为害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也是严重为害黄瓜、菜豆的害虫。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0.9-1.4毫米,淡黄白色或白色,雌雄均有翅,全身披有白色蜡粉,雌虫个体大于雄虫,其产卵器为针状。
卵 长椭圆形,长约0.2-0.25毫米,初产淡黄色,后变为黑褐色,有卵柄,产于叶背。幼虫(或称若虫)椭圆形、扁平。淡黄或深绿色,体表有长短不齐的蜡质丝状突起。蛹椭圆形,长约0.7-0.8毫米。中间略隆起,黄褐色,体背有5-8对长短不齐的蜡丝。
生活习性 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142.5粒。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雄性。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做短距离行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春季随秧苗移植或温室通风移入露地。
发生与为害白粉虱是七十年代传入的一种害虫,为害葡萄、苹果和柿等果树,还危害西红柿、莴苣等多种蔬菜和泡桐等林木树种。开始认为此虫只能在温室内繁殖为害,但近几年在河北昌黎庭院内已经成为一种大害虫,在室外已经可以自然过冬,成为庭院葡萄、花卉、蔬菜及绿化林木的重要害虫,尤其葡萄和泡桐,发生量很大,为害也很严重。
成虫、若虫以刺吸口器为害叶片,叶被害处发生退绿斑,而且招致霉菌发生。成虫体长1-1.5毫米。翅及胸背披白色粉,停息时翅合拢成屋脊状,翅脉简单。卵长0.2毫米,长椭圆,基部有柄,初产淡绿,披有白色粉,近孵化时变褐。若虫体长0.8毫米,淡绿,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
习性及发生规律 在温室内一年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可以存活。虽然越冬虫态和部位尚不清楚,但已经成为庭院一大害虫。成虫寿命较长,每雌可产卵100余粒,成虫有趋嫩性,在嫩叶上产卵。若虫在叶背面为害,3天内可以活动,当口器刺入叶组织后开始固定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