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排烟是直接从焊接电弧区附近排除焊接烟气,点排烟形式:有大风量低压系统、小风量高压系统、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机等。点排烟式机组的排风量和风速一定要适宜,风量太小抽不出去,风量太大会使得保护气氛被破坏,而影响焊接质量。采用点排烟时,保护气体用量要相应增加
局部排风是直接从焊接点吸走烟气,有通风罩、吹吸式、地坑排烟式等。该方法主要是针对焊接工件较小、焊接工位较固定、或者在小范围内移动、车间工位上空无吊车的情况下采用。见图4、图5。
局部吹吸式主要是对于有双向孔口的密闭容器内部焊接采用的一面吹风,一面吸风的排烟方式。在大型容器制造过程中,为在容器中的焊接工人排烟通风应用较为广泛。
地坑排烟式主要是用于气体切割机等台面下抽风排烟装置,近来采用水切割工作台来搜集等离子切割烟尘,以净化空气。
焊接车间符合以下情况,必须采取全室通风:
A焊接工位无法固定,不能采用点排烟和局部排烟方式;
B仅有部分焊接工位设有点排烟和局部排烟方式,不能保证车间的烟尘浓度保持在允许范围之内。
全室通风的目的主要是:引进室外的新鲜空气,以冲淡室内空气中的焊接烟气的浓度,使工作区焊接烟气的平均浓度控制在允许标准以下。从空气平衡的角度出发,需要引进多少新鲜空气就必须排走同样多的含有焊接烟尘的室内空气,这样新鲜空气不断引进,室内被污染的空气不断排走,从而带走室内不断产生的焊接烟尘。
全室通风还分为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有组织的自然排风的通常做法是,屋顶上设置排烟天窗,外墙下部设置进风面积足够的进风口。根据全国调查资料表明,这种全室通风方式不乏好的实例。见图6~图11。
自1986年至1988年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组织了专门人员进行了关于焊接烟尘的专门调查,先后共调查了25个省市自治区的257个机械工厂,采用天窗、高侧窗自然排烟方式应用最为广泛,由于通风换气量大、不需要耗电。调查实践表明:凡焊接烟尘污染轻、通风效果好的车间,无一不设天窗、高侧窗。但是调查中也反应出大多数天窗、高侧窗开启机构失灵,多数车间无开窗机构,只好任其自然。采暖地区,冬季关闭天窗和高侧窗来保持室温失去排烟作用。
采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A要有足够的进风面积;由于生产性质决定了焊接车间的大门,一般属于常开型,可以部分纳入进风面积;
B 焊接车间以单跨厂房于自然通风最有利,多跨厂房时,焊接工部最好为临外墙布置;
C 焊接车间中工艺布置应考虑进排风气流的影响,避免高侧窗与天窗气流短路,尽量避免焊接烟气随气流污染比较清洁的地区。
D 天窗应设置可靠的启闭灵活的开窗机构。天窗均在厂房的屋顶高处或屋脊处,人工经常登高开关窗有困难,建议采用电动开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