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安全:严惩非法屠宰,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根据农业部有关统计数据,目前经过定点屠宰厂(场)检疫检验的生猪有3亿多头。按全国出栏生猪7亿头计算,检疫检验生猪只占出栏总量的42.8%。
国内屠宰设备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我国先进屠宰设备发展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屠宰设备制造企业开始了家禽牛羊自动化设备的研发。根据《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2015年将在全国生猪生产区培育一批年产屠宰量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引进吸收与创新并举。近年来我国引进大量进口屠宰生产线,我们要对引进的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分析其工作原理,并结合我国机械行业发展水平、生猪养殖特点进行创新,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
消化吸收可以在短时间内缩短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设备的差距,创新才能真正改变屠宰设备的落后状态,才能使企业不再成套地引进国外设备,减少建设项目的投资和节省外汇,避免在国内再次刮起上个世纪80-90年代大量引进西式火腿、灌肠设备之风。同时,新设备的生产和使用,可以使我国生猪的屠宰工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保证肉品的卫生和安全,也可以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屠宰检验上,机械化屠宰企业检验设施齐全,检验人员素质高,检验项目全,产品质量有保障。这一切都是保障肉品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手工屠宰方式不可比的。而手工屠宰缺少先进的工艺流程,屠宰设施简陋,生猪宰前不静养、不淋浴,生猪应激反应严重,降低了肉品质量;刺杀放血不全,肉品易腐败,缩短了保质期;烫锅(池)的水污染严重,猪体交叉污染,影响肉品卫生质量;检验设施不全,检验项目不全,极易产生漏检现象,给猪病传播,公众健康带来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