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德国Bayer实验室用二异氰酸酯及多元醇
聚氨基甲酸酯为原料,制得了硬质泡沫塑料等聚氨酯样品。美国于1946年起开展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产品用于飞机夹心板材部件。1952年,Bayer公司报道了聚酯型软质聚氯酯泡沫塑料中试研究成果;1952~1954年,又开发连续方法生产聚酯型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技术,并开发了相应的生产设备;1961年,采用蒸气压较低的多异氰酸酯PAPI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提高了硬质制品的性能和减少了施工时的毒性,并应用于现场喷涂工艺,使硬质泡沫塑料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由于价格较低的聚醚多元醇在60年代的大量生产,以及一步法和连续法软泡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开发,聚氨酯软泡获得应用。60年代中期,冷熟化半硬泡和自结皮模塑泡沫被开发,70年代在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的基础上开发了冷熟化高回弹泡沫。70年代开发了聚氨酯软泡的Maxfoam平顶发泡工艺、垂直发泡工艺,使块状聚氨酯软泡的工艺趋于成熟。后来,随着各种新型聚醚多元醇及匀泡剂的开发,还开发了各种模塑聚氨酯泡沫塑料。
发泡机的选择方法
认真掌握发泡机的基本技术参数
对于生产者来说,仅仅了解机型及发泡原理是不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发泡机的几个重要技术参数,以判定是否满足自己的生产要求。济南镁辰建材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MC-600型发泡机技术参数见表1.
1) 产量:产量就是产泡量,这个量必须略高于自己需泡量20%,以留有余地,其产泡量应以下限为核定计算依据,而不能以上限;
2)装机容量:装机容量就是装机总功率,此参数对核算电器电路对总用电量的适应性有重要意义;
3)设备尺寸:此参数是车间整体布局规划的必要因素;
4)泡径范围:一般应根据具体产品对泡径的要求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