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地昼夜较高和较低温度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点、14点、21点室外温度平均值低于+5℃或较低气温低于-3℃时,即按冬季建房施工处理。水泥应存放在保暖性较好的工棚内,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砼浇注前,模板及钢筋上不得有冰雪和污垢,砼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并分层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混凝土浇注成型后立即包裹塑料薄膜并用稻草束覆盖保温;结构边棱及迎风面应加强覆盖和采取防风措施。砼拌制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砼拌制可采用加热法和掺防冻剂法。加热法首先应将水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宜高于60℃。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预热。砼搅拌时间比常温施工延长50%.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30%不得受冻,在充水冻融条件下混凝土受冻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对于结构跨度大于2.0m的盖板,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99%;结构跨度小于或等于2.0m的盖板,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除底模。
砂浆宜在暖棚内机械拌制,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当砂浆用量较小时,可在暖棚内人工拌制但应较常温增加翻拌次数,砂浆应随拌随用,每次拌量宜在半小时内用完。已冻结的砂浆不得使用。砌体施工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不得使其受冻。砌体砂浆冬季建房施工常用掺盐砂浆法,具体盐的掺量按实验室配合比数据为准。
混凝土或抹灰如操作后便遭曝晒,随着水分的迅速蒸发,其强度会有所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施工前必须严格清扫并充分湿润基层;施工后应严加覆盖,并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
凝固后的砂浆层或混凝土构件,如经常处于高温酷热条件下,会有强度损失,这是由于高温条件下,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会分解;另外,某些骨料在高温条件下也会分解或体积膨胀。受潮结梗的水泥会降低甚至丧失原有强度,所以规范规定,出厂超过3个月的水泥应复查试验,按试验结果使用。对已受潮成团或结梗的水泥,须过筛后使用,筛出的团块搓细或碾细后一般用?于次要工程的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对一触或一捏即粉的水泥团块,可适当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酸性物质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物体积松散、膨胀,遇水后极易水解粉化。致使混凝土或抹灰层逐渐腐蚀解体,所以水泥忌受酸腐蚀。在接触酸性物质的场合或容器中,应使用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均有较好的耐酸性能,应优先选用这三种水泥配制耐酸砂浆和混凝土。严格要求耐酸腐蚀的工程不允许使用普通水泥。作为混凝土或水泥砂浆骨料的砂石,如果有尘土、粘土或其他有机杂质,都会影响水泥与砂、石之间的粘结握裹强度,因而终会降低抗压强度。所以,如果杂质含量超过标准规定,必须经过清洗后方可使用。
通常自建房者忽视用水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施工中为便于浇捣,有时不认真执行配合比,而把混凝土拌得很稀。由于水化所需要的水分仅为水泥重量的20%左右,多余的水分蒸发后便会在混凝土中留下很多孔隙,这些孔隙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因此在保障浇筑密实的前提下,应较大限度地减少拌合用水。
水泥能与坚硬、洁净的基层牢固地粘结或握裹在一起,但其粘结握裹强度与基层面部的光洁程度有关。在光滑的基层上施工,必须预先凿毛砸麻刷净,方能使水泥与基层牢固粘结。 水泥在凝固过程中要产生收缩,且在干湿、冷热变化过程中,它与松散、软弱基层的体积变化极不适应,必然发生空鼓或出现裂缝,从而难以牢固粘结。因此,木材、炉渣垫层和灰土垫层等都不能与砂浆或混凝土牢固粘结。
随着市场房价的不段升温,越来越多的80、90后都选择了往农村建房居住发展,因此农村自建房也不段升温热朝开始,在农村的稍有施工资质团队也随着可以挑活来做,哪边给的工价高就往哪边跑,哪边的工作量多就往哪边走,正因如些就造就了“三无工程”在农村大量存在
农民建房的面积不大,楼层不高,专业施工队不愿干这种“芝麻”工程,建房者只好自己组建施工队,施工人员大多为不具专业技能的农民,有时连老、弱、病、残也上架高空作业,这是导致无设计图纸、施工队伍无资质、无施工监理单位建设的农房存在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