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达思公司是专业从事ISO9001、ISO14001、ISO/TS16949、ISO13485、SA8000、HACCP、ISO22000、OHSAS18001、QC080000、AS9100、SA8000、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国际认证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的知名公司,总部在深圳,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认证咨询批准资格(批准号:CNCA-Z-20Q-2002-018),在珠海,佛山、武汉、广州、惠州、东莞、中山、济南、成都、宁波、柳州、合肥、青岛、台州、杭州、珠海、福州、无锡、温州、郑州、重庆、西安、长春、汕头、泉州、阳江、南通、十堰、南宁等全国范围内设有三十七家分支机构,最完善的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有近千名各类资深专家正活跃在全国各地为不同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性咨询机构之一。
ISO14001改版的目的:
1. 在接下来的10年或更长时间,提供一套稳定的精炼的要求。
2. 维持关注有效过程管理,获得期望的结果。
3. 考虑自从上次2004版的变化后,环境管理体系实际操作及技术层面的变化。
4. 应用ISO指令附录SL,加强ISO14001标准跟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的一致性。
5. 方便有效实施,及一方、二方、三方有效的符合性评审。
6. 使用简练的语言及书写形式以便于对标准要求的理解、解释达成一致。
7. 对所有新的ISO管理体系标准及目前在使用的标准修订,定义了共同的结构及格式。
8. 每个管理体系标准大致有30%的内容将会一致。
9. 对将来的ISO14001将会有深远的影响。
此次修订后的ISO14001:2015DIS版标准架构与ISO9001:2015DIS版完全一致:
1. 范围(Scope):
2. 引用标准(Normative Reference)
3. 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
4. 组织的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
5. 领导力(Leadership)
6. 策划(Planning)
7. 支持(Support)
8. 运作(Operation)
9. 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
10. 改进(Improvement)
本次改版的主要变化存在于:
1. 强调风险管理,在P-D-C-A循环的每个环节均强调了风险管理的要求;
2. 取消了预防措施,因为整个环境管理体系本身就侧重于预防措施,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就体现了预防措施;
3. 文件化信息替代了文件和记录,文件和记录不再作区分;
4. 重视环境管理的源头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如增加了设计要素,采购要素单独独立出来等;
5. 关注外在环境条件的背景下评估组织的环境风险及改善机会(如适应气候变化、资源可用性);
6. 强化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使环境管理系统要求被落实至组织业务策略,同时确保环境管理系统符合预期;
7. 重视外部沟通,外部沟通要求更加明确,包括强调对环境绩效的数据质量的要求。
关键原则
1、ISO14000系列标准应具有真实性和非欺骗性
2、产品和服务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信息应意义准确,并且是可检验的;
3、评价、试验方法不能采用非标准方法,而必须采用ISO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或其他技术上能保证再现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4、应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但不应损害机密的商业信息;
5、非歧视性;
6、能进行特殊的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教育培训
7、应不产生贸易壁垒,保证国内、国外的一致性。
ISO14001具备条件:
1、具有相对独立管理职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旅游区。
2、本区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例如: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并具有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
3、本区管委会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环境标准和ISO14001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的相关目标、指标和“一控双达标”目标有可能的就列入环境管理体系目标、指标中。
5、环境管理体系运行6个月以上,并通过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
ISO14001审核员中国为什么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建立了什么管理机构?职责是什么? 为了统一领导中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国务院于1997年4月21日,国办函[1997]27号文件批准同意成立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简称指委会),并于1997年5月27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工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指导委员会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担任主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担任第一副主任,国家商检局、国家计委、经贸委的有关领导担任副主任。
委员会由33个部门和单位的代表组成。
指导委员会下设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的认证注册机构,从体制上和制度上为中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提供保证,也为认证/注册的国际互认奠定基础,从而使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做到“一套标准,一种制度和一种证书”。
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由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标准管理处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