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发热的原因:
LED发热的原因是因为所加入的电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光能,而是一部分转化成为热能。LED的光效只有100lm/W,其电光转换效率大约只有20~3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70%的电能都变成了热能。具体来说,LED结温的产生是由于两个因素所引起的:1.内部量子效率不高,也就是在电子和空穴复合时,并不能百分之百都产生光子,通常称为由“电流泄漏”而使PN区载流子的复合率降低。泄漏电流乘以电压就是这部分的功率,也就是转化为热能,但这部分不占主要成分,因为内部光子效率已经接近90%。2.内部产生的光子无法全部射出到芯片外部而最后转化为热量,这部分是主要的,因为这种称为外部量子效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都转化为热量了。就如前文所说虽然白炽灯的光效很低,只有15lm/W左右,但是它几乎将所有的电能都转化为光能而辐射出去,因为大部分的辐射能是红外线,所以光效很低,但是却免除了散热的问题。
LED照明的需要创造
处在这样变化飞速,消费、需求、产业升级的时代里,跟上步伐才能发展的更好。当然,不论哪个行业,哪种产品,品质都是抓住消费力的重要一环,此次“供给侧改革”中也很看重质量,用习大大的话说就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对于半导体照明而言,目前仍处于替换传统照明产品的阶段,作为功能性的产品,品质是基础,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曾备受诟病。产品质量自然需要技术提升的支持,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逐渐成熟,技术带来的品质不稳定因素将逐渐减少,再加上行业标准的完善等外部力量的推动,半导体照明产品品质将逐步提高,走向成熟稳定。
除了满足功能性需求,个性化、订制化,创意型、品质型产品也是LED半导体照明贴合未来市场尝试的方式。半导体照明不仅仅是照明,LED跨界的潜力巨大,还将与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跨界融合实现超越超照明,也涉及第三代半导体的延伸与集成应用,包括GaN、SiC材料及应用、深紫外UV等。当前,业界关注的农业、健康等领域,都是LED在努力耕耘的“地盘”。
另外,“智能”风起,为创造需求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从智能手机,到智能硬件,人们的生活因此有了多维度的改变,新的需求不断被创造。半导体照明界的“智能”步伐也从未停止,从最初概念般生涩的调光调色到结合不同应用场景,比如道路等智能控制集成再到考虑融入智能家居,为人们提供更好地服务,智能照明在实践摸索中一步步前进。
从发现需求到满足需求再到创造需求是一个过程,需求升级,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而随着产品的科技性越来越好,服务亦要升级。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很多不曾想过的变化,LED行业的发展会不会与一些新兴技术,比如VR技术等结合(比如用于营销方式的变革)碰撞出火花,让人有了开脑洞般的期待。
总之,升级之路没有尽头,LED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我们且行且看。
LED照明产品全球市场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中国是全球LED照明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近年来,LED照明产品出口逐年增长,不过随着出口量的增长,出口增幅逐年趋缓,我们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各大洲以及各主要国家对中国LED照明产品的需求,这对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应有所帮助。
LED照明产品全球市场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中国是全球LED照明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近年来,LED照明产品出口逐年增长,不过随着出口量的增长,出口增幅逐年趋缓,我们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各大洲以及各主要国家对中国LED照明产品的需求,这对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应有所帮助。
2016年以来,LED显示屏行业增量不增利的局面愈演愈烈,很多大企业通过规模化和技术创新保持相对稳定的毛利率,同时通过扩产来满足公司业务增长的需要。一方面因为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产品成本的降低而导致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因为业务的增长而生产更多同质化产品,一但同行生产出更质优价廉的产品,企业自身就会因为产能过盛被迫去扩产,此时渠道的重要性尤为凸显。近年来,多数LED显示屏企业开始前仆后继的进入渠道市场,但做好渠道建设岂是一朝一夕之事。
顺应趋势选择符合自身规模的渠道
目前的LED显示屏市场销售模式发生已重大变化:由LED显示屏生产厂家直销模式转为各地区域内的本地模组批发销售模式。导致大批量客源就近调货,从中能获取更优的价格以及更有保障的售后服务。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倒逼着企业要完善渠道,从而进一步贴近市场。但如何完善渠道,也需根据企业自身需要来选择方式,一定不能盲目跟风。
同时,也不能一味关注量的扩张,盲目追求品牌卖场、增加销售网点的数量,而忘记LED产品真正的买家是顾客而不是经销商,忽略加强终端的管理和服务,市场销售得不到改善,市场份额上不去,企业很难真正“强大”。
决定企业渠道选择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规模和定位,如果以批发为主,那么适合分销模式,分销模式占据企业盈利较大比重。如果本身的资金雄厚且不愁项目工程订单,那么完全以直销运营自然也能风生水起。对于现阶段的显示屏企业来说,不是没有市场需求,而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企业明确的定位以及依据自身的资金、软硬件实力才能准确的选择渠道模式。
市场是渠道的向导,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需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渠道。渠道规划的前提就是要调研市场的构成和需求所在。LED显示屏行业包含众多细分领域,广告媒体、信息显示、舞台表演、体育场馆及各种特殊应用等。其中,各大领域又包括低、中、高端应用,对于高端的工程应用类项目,直销的模式显然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招标、投标和竞标的方式,少则数家多则数十家企业竞争一个项目,如果是小型项目,通常各地都会有一些关系网,竞争程度相对缓和。普通的租赁以及商业市场,分销模式更有灵活性。
重视营销理念渠道结构应多元化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LED显示屏企业于经销商的选择也应如此,首先经销理念要相同。传统的LED屏企业以生产为主导,营销观念没跟上节奏,还处于“以产品为导向”阶段。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合计着把产品做好后,销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只要做好产品销售推销,消费者自然会购买。具体表现为“我卖什么,人们就买什么”,关键是“会不会吆喝”。
在市场空白时期,这种经营策略无可厚非,可是现在LED市场环境竞争激烈,早已不是“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忽视自身渠道的建设,甘愿在“薄利多销”模式下安心享受价格战带来的市场“份额”,没有成熟的营销理念,那么离成为僵尸企业也就不远了。只有充分分析自身企业优势资源,明确产品定位。在渠道营销的基础上进行升级,逐步挖掘出潜在的营销渠道。根据顾客(市场)的需求来制定营销计划,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根本去进行营销活动,逐步从“以产品为导向”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不再根据“我卖什么顾客就该来买什么”,而是从现今的市场上满足终端顾客,获得更多的忠诚顾客、销售量和市场份额,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