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由于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的能力较差,含量过高会导致脂肪肝和其他肝脏病变,因此在饵料中的含量应有一定的限制。含碳水化合物饵料的形式及其加工的方法和程度也制约着鱼类对它的利用率。许多鱼类很难消化纤维素,但配合饵料中有适量的纤维素,有助于消化道的蠕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维生素。鱼类如长期缺乏维生素会影响生长发育,产生多种缺乏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绝大多数的水溶性维生素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E和A对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许多维生素遇热、氧气和光易遭损失,因此配方要有一个安全系数。
饵料营养价值的评定编辑
主要采用以下一些指标:
①饵料系数。投喂的饵料和养殖对象的增重之间的比值。扣除饵料中的水分即为干饵料系数。饵料系数的倒数用百分比表示,称饵料效率。
②总的饵料转化率。养殖对象增重(以干物质计)和消耗的饵料(干重)之间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③蛋白质效率。消耗1单位饵料蛋白所得到的养殖对象的增重。
④蛋白质利用率。养殖对象体蛋白的积累和消耗的饵料蛋白之间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⑤能量转化率。养殖对象增重部分所具有的能量和消耗的饵料所具有的能量之间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⑥特定的生长率。即饲养到一定时间鱼体重量的自然对数值减去放养初重时的自然对数值,再除以饲养天数,用百分数表示。
矿物质。鱼类生长发育需要钙、磷、钾、镁、钠、氯、锰、锌、铜、碘、钴、硒、钼等元素,其中钙、磷、镁较为重要。一般鱼类能通过渗透、扩散等作用在水中吸收充足的钙。但吸收磷就困难得多:水中的磷含量常是微量的;鱼粉和动物骨粉中的磷,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溶于水的磷酸盐,鱼类对它的消化吸收率较低;植物性饵料中存在着不能利用的植酸磷。因此饵料中添加磷特别重要。磷的适宜添加量大约为饵料的0.5%,以添加水溶性磷酸盐为佳。
除上述营养成分外,配合饵料中往往还加入一些特殊添加剂,如抗生素、激素、酶制剂、防霉剂、着色剂和引诱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