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台球的技巧
台球这项运动来源于欧洲,这种运动不是光靠体力就行的,最重要的是要靠计算和头脑。
台球运动直到清末才开始传入中国,而真正盛行起来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的事。
实际上,台球在西方被称为“绅士运动”,是非常重视风度和礼仪的,在正式比赛中,选手需穿衬衫、马甲、西裤、皮鞋,并佩戴领结。并且现场不能有干扰比赛的杂音发出。
我们经常在电视机上看到的一些比较大的世界台球比赛要不是英式台球,要不是美式台球。
特别是斯诺克已经成为影响最大的台球形式,“斯诺克”是从英文“snooker”音译而得,含义为障碍。
斯诺克台球不仅自己可以击球入袋得分,也可以有意识地打出让对方无法施展技术的障碍球,从而使对方受阻挨罚。
台球的技巧繁多,其中以推杆、拉杆和定杆3种使用的最多。
台球的技巧有很多,要想打出一手好台球,就要深谙它的技巧原理。
其中推杆就是击打母球的上半部分,也就是上旋球,使得母球在撞击花球之后能跟随继续向前滚动一段距离。
而拉杆正好相反,是下旋球,能够在撞击后向后回到球手预期的位置,当然,这是就理论上而言。
打台球的好处
除了眼睛、心脏、手部肌肉有明显残障的人,不适宜或不能长时间地打台球外,一般均可连续活动一两个小时。所以台球实在是一项优点居多、好处不少的球类活动。
随着丁家晖、傅家俊把中国人的斯诺克打出世界,台球也渐渐被大家关注起来,台球桌更是来到了大众生活中,成为了运动娱乐的时尚。我国的台球更是有了自己不同的文化。
台球于100年前传入我国,现在各大娱乐场所似乎都少不了它。21世纪初,中国人将当时较为主流的美式台球、英式台球及花式九球各自的优势特点融合为一体,并以以和为贵的中国文化为主旨又赋予了更多的娱乐与智慧元素,将台球的尺寸、进球开口(十个)、台球的数量、规格、构造及规则等进行改进;由于其结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很快就迅速发展成为今天风靡流行的中式斯诺克台球。
中式斯诺克台球也称为十孔台球,与其它台球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台球桌面中间增加四个进球袋及边框,既容易进球,也容易形成斯诺克;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精彩的运球路线,充分积极地体现球手之间连续进攻、巧妙防守及高难度解球的高超技艺;拓展了台球技术性及艺术性。通过针对结构改变的规则改良,中式斯诺克体现的是注重全局及排兵布阵,更具娱乐性、挑战性以及智慧元素,有棋球之说。
打台球怎么架杆
1 平背式杆架手势:先把左手掌伸直,手心向下按在球台台面上,五指尽量岔开、指开紧抓台布,形成一个宽而有力的稳定杆架基部,然后掌心稍微拱起,拇指紧贴食指翘起,食指与拇指之间便出现一个凹槽,球杆便可以放在凹槽上活动自如。如需要调整高低时,可以使手指伸平手掌降低、拱起而升高适应击球需要。这种杆架高度低,适用于球径较小的落袋式台球。
2 凤眼式杆架手式:为了容易理解,方便练习,现把这种手势分解成单项动作图解说明如下:
(1)将左手平放在球台台面上,手心向下,由手腕到指尖,向内侧稍微转个小弯。
(2)小指、无名指和中指,一齐向内侧转动拱起,手掌左边压在台面上,三个手指形成支撑的手势。
(3)当左手与球杆方向接近直角时,左手拇指和和食指尖向一起捏。
(4)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圆圈后,便可以把球杆插入圈内来支撑球杆击球。如果需要调整高低时,呆伸展或拱起中指来调整。因这种杆架高,多用于球径大的开仑台球。
3 V形杆架手势,如果遇到在主球后面有一个球造成击球障碍,为了不碰这个阻挡球必须将球杆抬高,主球和阻挡球越近,打好主球的难度就越大,如果主球紧紧近阻挡球做杆架的手应更近些,角度就更陡些,以便打中主球,相对的可击部分就很小,打不好就要滑杆。
把四个手指头竖起来,支在阻挡球后面,尽量把大拇指翘起,把球杆架在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V形槽里,击球时,球杆顺着槽滑动,如果击球需要时,球杆把还可以抬高。这是不太舒服的一种杆架,但又非常重要,不会是不行的,应该经常练习支撑的手指,直到能稳当面而有力的支起球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