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是entecrprisec recsourcec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以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的变革,而提出这个概念。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它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
制定整体计划
首先需要确定企业中进行ERP选型的项目负责人,要求熟悉企业业务运作并且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由于选型工作由业务主导IT,所以企业中如果缺乏既懂业务又懂IT的专门的信息部门人员,ERP选型负责人可以考虑选择对企业整体运作过程比较熟悉的生产等业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其次制定整体的选型时间计划要求,明确各相关人员的投入时间阶段,因为ERP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因此需要让各部门主管和业务骨干在选型阶段就介入,以增加对ERP的了解并参与决策。
ERP更是反映了动态联盟的思想
动态联盟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上出于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实现优势互补等目的,以支约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是企业实行ERP后由于原来的企业在信息双向沟通过程中为了应付突发事件或者是为了快速满足顾客要求的变化而合作建立起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是虚拟工厂,是一种暂时性的存在,一旦目标达成或者是任务完成,该联盟就迅速解散。通过动态联盟的实施,企业更进一步加强了共赢的思想;在考虑了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保证其他加盟企业的基本利益和底线利润目标。动态联盟的存在是ERP的一种突发机制的检验,是以同步工程做后盾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