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训练
台球比赛是一项竞争十分激烈的运动,比赛中得分的或落后,会引起一时的兴奋和急躁,安远的误判也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对方运动员时的傲慢和观众倾向性鼓掌,也都会引起情绪上的不安。这些情绪上的变化对比赛影响极大。
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运动员情绪波动会引起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各种刺激信号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途径传入大脑,激发了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组织的新陈代谢活动,使大脑皮质兴奋。如果刺激强度超出神经细胞的承受能力,则可能出现超极限抑制,也可能导致兴奋扩散造成肌肉瞬间僵硬,技术协调性和准确性下降,从而出现频频失误。
为了培养比赛中心理上的平常心状态,在平时训练中可设置一些干扰环境来锻炼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如假设对方20分以上,或裁判故意错判罚分等情况,增加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要求运动员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集中精力发挥正常技术、战术水平,用平常心去打好每一个球。经常进行这样的环境干扰环境训练,就能在遇到各种特殊情况时,都能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不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教练员和队员在观看比赛时的表现也要特别注意。比赛队员出现失误时,发出的一些唉声叹气,或用手掌击打大腿表示不满等,也会打击运动员的情绪。当然,在观众席上应禁止开手机或呼机,以防止发出的声响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力。
总之,在台球训练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要把心理训练融合到技战术训练中去,随着从初级、中级到高级技法联系的逐步深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斯诺克台球也要经常进行。
A
安全击法:防止给对方好球可击的稳健击球方法。
安全球:当自己无法击球得分时,可以把主球置于对方不利的位置,迫使对手击不中球而被罚分。
B
半球:主球撞击的球的左半侧或右半侧,碰撞后主球和的球沿不同的方向运动。
标志点:嵌在台球台边沿上的圆形或菱形标志。
白垩粉:为了防止滑杆,涂在球杆橡皮头上的白色固体粉末。
薄球:主球与的球的撞击点比击打半球更靠近球边缘的球。
C
长脚双球:主球距第一的球近,第一的球距第二的球较远,主球撞击第一的球后再去撞击第二的球时,要经过一条很长的路线,形同伸出去的长脚。
触球:在台盘上用球杆杆头以外的物体碰到球,如手、衣服、领带等,均属于犯规行为。
戳球:使用球杆几乎垂直地自上而下击球,可使主球产生急拐弯或成曲线运动。
D
的球:又称子球。被主球撞击的球。主球先撞击的球称为第一的球,后撞击的叫做第二的球。
大力球:采用大力击打的球。
倒顶:让主球撞击的球后,的球碰撞台边后弹入网袋。
冻结:击球中犯了大的错误,而把台面上的球予以冻结,不可继续击球,必须把球重新布置,另行开球。
一棵树砍伐下来,会距成一根根木条或一片片木板,然后,存放在一处,经过很长一段时间,5年,10年,20年不等,使木头里的水分蒸发,木头经过长时间的存放,木质已定型,然后就可以拿来做球杆了。好的球杆都采用存放十几二十几年的木头,木质稳定,不易变型。所以,好的球杆价格也很高。就像白兰地,存放的时间越长,价格越高。
球杆侧面的木纹要直,箭头要尖,长。一般的人都会这样去要求。这只是对球杆外边的要求,判断好坏还是要看木质,就是我上面说的。当然,能够两者兼具,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就像人一样,有长的帅的,也有长的丑的,这只是人的外表,最主要的要看这个人的品德和为人怎样。当然,长的帅又有内涵的人,自然是极品中的精品。球杆也是一样。
箭头和箭头间距比较长的是靠进树的外侧,间距短的是靠进树的中心。相信大家都见过年轮吧!一圈比一圈大,而且圈与圈的距离也一圈比一圈长。你可以根据箭头的距离来判断一根球杆是选有树的那部分。
球杆前支没有规定有几个箭头为好,木纹直,箭头长,尖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运杆时,如果不直,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及时调正。
选一根好的,合适自己的球杆。木质是第一位的,下来有三个要素决定是否适合自己。1,长短 2,粗细 3,重量。下来是木纹及做工。
不要刻意追求名牌,不防按我的方法去挑选一根适合自己的球杆,打几盘球,感觉一下,当然,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去选择一根名牌球杆,即适合自己又很有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