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试验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世界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以资源和劳动力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生产型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采用科技水平较高的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来满足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快试验机行业的发展速度,为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奋斗。
由此生产型企业对试验机行业的急切需求便凸显出来,但同时国内试验机行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又加剧了供需矛盾,而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几个试验机生产大国,尤其是人均产量大国,不是因为其内需水平高而保持长期高水平,而是因为其主要需求是出口才保持了高水平的人均水平,试验机的出口一般达到粗试验机量的40%甚至50%,并伴随使用试验机产品的汽车、船舶、工程机械设备、机床、机电产品出口,如果没有这些出口作为支撑,保持高水平的人均试验机产量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的试验机工业发展主要靠内需,在内部产能、供给过剩的背景下,逐步加大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应该看到,这个过剩是在全球多种产能、供给过剩背景下产生的,而且是产能、供给、市场需求大国向市场需求相对小、而供给能力相对充分竞争的世界市场进行开拓,市场的扩大不容易实现。
我国试验机工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美国、英国模式加日韩、德模式。也就是说,主要以国内需求为主,以出口为辅。根据这一模式,考虑到国际竞争和各国需求。
试验机行业2016年或探底反弹
中国试验机行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11月,试验机行业出口交货值为20.35亿元,同比下降27.54%。1至11月,行业出口交货值256.86亿元,累计同比下滑19.06%。1至11月,试验机行业产品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
协会人士表示,“多年来,试验机行业增长速度都是高于工业平均水平,效益增长也高于2014年同期的产销增长,但2015年这两个高于都变成了低于,凸显出2015年试验机行业形势的严峻性。”
该人士认为,从数据看试验机行业的运行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虽然仍在延续,但已经有趋稳的苗头。
协会认为,中国试验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行业企业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充分的估计,积极做好了应对准备。加上中国发展潜力大、韧性大、回旋余地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和相关举措将协同拉动经济发展,都将有益试验机行业,因此,协会人士根据目前得到的数据预计,2015年全年试验机行业下降形势已定,2016年或有反弹,可以期待小幅的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