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尺寸可以根据订单要求定制
感应圈的设计原则:
感应圈的形状、尺寸、圈数、工件材料、工件加热部位与感应圈的耦合位置等,皆影响加热效果和设备的实际输出功率。合理的感应圈设计以及是否加入导磁体聚磁,是设备能否得到有效使用的关键,为合理使用本设备,一般钢材感应加热时,优先采用2—4圈感应圈。
1、钢材感应加热时,优先采用2—4圈感应圈,参照下表:
感应圈内径 | 加热钢时,感应圈圈数 | 加热铜时,感应圈圈数 |
φ22 | 3~4圈 | 约4圈 |
φ40 | 2圈 | 约3圈 |
φ55 | 2圈 | 约2圈 |
φ70—100 | 1圈 | 约2圈 |
φ150以上 | 1圈 | 约1圈 |
2、导磁性差的材料如铜、铝等感应加热时,感应圈圈数要增多。
3、感应圈与加热部位耦合在1-3MM为宜(加热面积较小时)。
4、在最大输出位置,电流显示1000A,工件伸入感应圈内,电流仍保持1000A,但加热效果不好,这种情况说明:负载太轻,与感应圈耦合太差或感应圈圈数太少,此时要减小感应圈的尺寸,即减小感应圈与工件之间的间隙,如果间隙已经很小,则要增多感应圈的圈数。
5、当输出振荡电流不能调至最大,即调节旋钮调至某一位置时,一加负载,电流下降很多甚至自动停机,说明负载太重,与感应圈耦合太好,或感应圈圈数太多;这时,只要不会自动停机,都不影响使用,而且此时加热效率也很高;但如果发生自动停机,则要适当增大感应圈的尺寸,即增大感应圈与工件的间隙,如果间隙已经比较大,则要减少感应圈的圈数。
6、对于工件难与置于感应圈内平面加热,或对非磁性金属材料(如铜、铝)等的加热,可采用不同形状的导磁体(铁氧体磁芯)聚磁,可以大大增加设备的输出功率。
7、宜采用壁厚1—1.5MM,直径φ5以上的圆或方形紫铜管绕制感应圈。
8、感应圈的引出长度允许在500MM以内变动,推荐150—300MM为宜。
![](http://queue1.img.makepolo.com/tmp/product_4_fcc11cbe8a3d4abdf927ef1cd578588b.jpg)
![](http://queue1.img.makepolo.com/tmp/product_4_05cd286b63802f51c80acb7f817541c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