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影响孵化率的诸因素,温度是首位的,其次就应算是通风换气了。为什么不少书中按温度、湿度、通风....排序,而非温度、通风、湿度呢?原因很简单,人工孵化的方法仿效于母禽抱蛋。母禽抱蛋选在干燥的地方,鸟类多在树上,一次孵化的个数不多、故通风一事不必顾及太多;人工孵化就不同了,现代孵化器的容蛋量在数千数万个以上,如此,通风就显得重要要了,况且,前几年许多试验都证明无水孵化不影响或不太影响孵化率。
珍珠鸡的孵化技术
1、温度控制:珍珠鸡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7.5℃~38.8℃,出雏温度为37.5℃~37.7℃。夏季气温较高时,机内温度可降0.5℃。在生产上,为充分利用孵化机和便于管理,分批入孵,可将孵化机温度恒定在38℃,“新老蛋”同机孵,“新蛋”放上层,“老蛋”放下层,使“新蛋”利用“老蛋”产出的过多的热量,每3天上下调盘1次,这样也可取得理想的孵化效果。
2、湿度控制:孵化时可通过在孵化机内增减水盘,改变水面积大小来调节湿度的大小。入孵1~23天,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24~26天,保持在70%~75%为宜。为增加湿度,通过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促使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蛋壳变脆,利于雏鸡啄壳。
贵妇鸡的孵化技术
孵化方法 可用人工孵化,也可用母鸡代孵。人工孵化用的孵化器,要先消毒,然后放进种蛋。孵化期为21~22天,种蛋人孵后的前19天,孵化器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7.8℃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第20~21天温度为37℃左右,相对湿度应增加到65%—70%,目的是防止雏鸡绒毛粘壳,影响出雏。 孵化 人孵后的前19天,每隔2小时翻一次蛋,每次翻蛋度数为90度。19天后将胚蛋移入出雏器内,此时应停止翻蛋。孵化中后期,胚胎发育加快,产热量增多,使孵化器内温度增高,为排除多余热量,可进行晾蛋。如遇停电而出现超温时应晾蛋,每次晾蛋10~15分钟,一般晾至蛋温度降至32~33℃便可。 在孵化期间,一般照蛋两次,第一次在入孵后7天,主要拣出无精蛋、死胚蛋;第二次在人孵后的14天,拣出死胚蛋。孵化19天后落盘(将胚蛋由蛋盘移到出雏盘),把种蛋送到出雏器孵化,温度为37℃,此时水盘可适当加水,使温度适当提高。孵化正常时,一般21天开始喙壳,22天全部出壳,23天清扫出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