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盛工 商务QQ: 2661827223 24小时直线:18671997784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相关政策的下发和引导,“互联网+”模式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企业融合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迈赫机器人“互联网+”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工业自动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融合创新,把“互联网+”应用到企业迈赫自身的生产经营中,达到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目的;二是通过对“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的产品创新,为用户提供“智能工厂”的“互联网+”解决方案。
通过对高端制造装备行业内《美国GE炫工厂》、《日本三菱e-f@ctory》、《德国博世“慧连制造”》、《德国西门子“数字工厂”》等国际先进案例的初步了解,以及对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制造”的发展趋势呈现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传统制造业企业为主导的模式,代表企业如德国西门子、德国博世、美国GE、日本三菱等;这种模式的企业具备雄厚的制造业背景和核心技术,技术和投资的门槛较高、企业的上下游用户、供应商等资源处于封闭体系、中心化驱动(即运营活动以企业自身为中心带动开展)的特征非常明显;另一种是由互联网类企业主导的模式,代表企业如谷歌、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这种模式的企业,主要以开发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用户、制造业、供应商等提供企业级互联网的网络化服务为主线;他们把“制造业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的上下游用户、供应商的资源均当作网络平台上的共享资源,搭建云端网络资源平台,注重强调与传统制造企业的合作,帮助后者更好地适应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往往以软件、服务等形式为主。
迈赫的系列产品“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及相关系统服务”与“网络化、信息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地。同时,站在公司目前的发展角度,如何把智能化、自动化与网络化、信息化进行深度地融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应用于产品,我们着重要解决如下问题:
1.目前,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式生产的概念渐趋升温。对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公司的业务,“个性化、定制式”的特点是一直存在也必然长久存在的,公司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系统及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的“个性化定制”如何更好地体现?如何让用户亲身体验到“所见即所得”地“个性化定制式”的服务及过程?
2.迈赫机器人“互联网+”应如何通过对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融合创新,把“互联网+”应用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中?如何与现有的产品融合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通过借鉴国际先进案例的发展方向,吸取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发展经验,结合公司目前所处的行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对公司的“互联网+”进行了概念设计。设计方案共分为两个大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一、搭建公司信息化、网络化服务平台,把“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应用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中;利用三维设计及仿真技术,让用户得到“所见即所得”的“个性化定制”效果。该阶段共有三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