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鸡的孵化技术
孵化方法 可用人工孵化,也可用母鸡代孵。人工孵化用的孵化器,要先消毒,然后放进种蛋。孵化期为21~22天,种蛋人孵后的前19天,孵化器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7.8℃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第20~21天温度为37℃左右,相对湿度应增加到65%—70%,目的是防止雏鸡绒毛粘壳,影响出雏。 孵化 人孵后的前19天,每隔2小时翻一次蛋,每次翻蛋度数为90度。19天后将胚蛋移入出雏器内,此时应停止翻蛋。孵化中后期,胚胎发育加快,产热量增多,使孵化器内温度增高,为排除多余热量,可进行晾蛋。如遇停电而出现超温时应晾蛋,每次晾蛋10~15分钟,一般晾至蛋温度降至32~33℃便可。 在孵化期间,一般照蛋两次,第一次在入孵后7天,主要拣出无精蛋、死胚蛋;第二次在人孵后的14天,拣出死胚蛋。孵化19天后落盘(将胚蛋由蛋盘移到出雏盘),把种蛋送到出雏器孵化,温度为37℃,此时水盘可适当加水,使温度适当提高。孵化正常时,一般21天开始喙壳,22天全部出壳,23天清扫出雏器。
小型家用全自动孵化机
双电源,不怕停电
自动控温,自动翻蛋
超高孵化率
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鸡孵化期约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一般到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早或推迟孵化。自然孵化,有母鸡孵蛋,可以省却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孵化鸡蛋。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可直接影响到鸡蛋的孵化率。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种蛋的孵化率。
影响胚胎发育有内部和外部原因,包括种蛋的内部品质、种蛋保存和孵化条件。 前期死亡过高主要是种蛋品质不良,它又决定于种鸡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如种鸡饲粮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种鸡患病等;种蛋保存时间过长,保存条件不当;孵化温度过高,翻蛋不够等。 中期死亡除了种鸡饲粮不完善、种蛋管理不良外,主要由于孵化条件不当所致。如孵化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等;翻蛋不当,造成胚胎粘连,胎膜发育不良。 后期死亡过高同样是由内部和外部因素造成,孵化条件特别是孵化温度高影响更为严重,而孵化温度低则造成胚胎极度衰弱,通风不良则易造成胚胎的窒息。出雏时高温高湿且通风不良,易使胚胎呈畸形,生活力降低,啄壳无力,导致死亡。通过照蛋、转盘、出雏和清理死胎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检查,分析胚胎死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