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菌病本病又称病。魏氏梭菌性肠炎主要由A型和E型菌及产生的α毒素所致。它广泛存在于土壤、饲料、蔬菜、污水、粪便中。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除哺乳仔兔外,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兔子均有。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或伤口,粪便污染的病原在传播方面起主要作用。本病的主要传染原是病兔和带菌兔及。病原菌自消化道或伤口侵入机体,在小肠和上大量繁殖并产生强烈的α毒素,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和品种的兔均可感染发病,以1-3月龄的较多发生,纯种毛兔和较易感染。发病不分季节。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
症状
本病的特殊症状是急剧腹泻。患病兔最初的粪便变形、变软,很快转为带血的样、黑色或褐色稀粪,有恶臭腥味,周围、后肢及尾部被稀粪污染;被毛粗乱,精神不振,拒食,脱水,无体温变化,最后消瘦死亡。
剖检所见胃底粘膜脱落,有大小不一的溃疡。肠粘膜,小肠内充满气体,肠壁薄而透明。盲肠和内充满气体和黑绿色稀薄内容物,有腐败臭味。肝脏变脆,脾呈深褐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
尸体脱水、消瘦,有腥臭气味,胃有食物和气体,胃底部粘膜脱落,有出血和大小不一的黑色溃疡。肠壁弥漫性充血或出血,小肠充满气体和稀薄的内容物,肠壁薄而透明。、水肿,盲肠明显出血,盲肠与结肠内充满气体和黑绿色水样粪便,有腥臭气味。心外膜血管怒张,呈树枝状。肝与肾、变性、质脆。膀胱多有。
联系人:沈明明 联系电话:1530399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