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咨询 :17187298519
一、水饺的来历
饺子又称水饺,南方称之为“馄饨”,在胶东地区人们称作“箍扎”或“馉饳”。水饺在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才称为“饺子”。除此外古时水饺还有“牢丸”、“饺饵”、“粉角”等称呼。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1)张仲景之说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就叫弟子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煮,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再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自此人们为了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
(2)“角子”之说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3)李世民之说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喜食丸子又怕油腻,令厨师在肉中加菜,结果炸、煮不能成型,厨师灵机一动用面皮包住水煮,唐太宗吃时问此为何物,厨师答曰用面皮包的丸子,这样做牢固,叫“牢丸”,不料唐太宗大喜,连称“这好!这好!”打那“牢丸”成为重大节庆的标志性食品。
(4)苏巧生之说
传说有一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朝里奸臣得宠,忠良受害,闹得国家贫穷交加,百姓怨声载道。有一天,奸臣潘奇讨好说“皇上若能连日吃上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大悦。经过殿试,厨师苏巧生凭着自己高超的技艺接连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十分满意。但到了最后一顿饭的时候,竟不知该怎么做了,正在悲伤的时候,他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拿起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角,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做最后一样饭应付皇上。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5)女娲造人说
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6)盘古氏开天辟地说
南方称饺子为“馄饨”,还有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
二、食用饺子的节日与习俗
(1)除夕吃饺子
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在华夏祖先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一带,它已传承了数千年。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现晚上23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年三十的饺子,由于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所以,还规定了许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内容。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需要。
饺子馅的讲究。包饺子首先是调拌饺子馅。饺子馅有荤有素,有的地方是严格区别的,但更多的是荤素搭配。肉加菜调馅,谐音“有财”,剁馅声最响且时间要长,美其意曰“长久有余财”。剁菜的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就多,象征着日子红火富有。
饺子形状的讲究。年三十包饺子的形状也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要捏细捏匀,谓之“捏福”。有的农家,把捏成弯月形的饺子两角对拉捏在一起,呈“元宝”形,摆在盖帘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也有的农家,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像一棵棵颗粒饱满、硕大无比的麦穗,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
饺子摆放的讲究。年三十包的饺子,不仅形制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定规。首先是不能乱放。山东等地盖帘子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云“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规定,盖帘无论大小,每只盖帘上只能摆放99个,且要布满盖帘。因此,只能靠调节饺子的间距和行距来实现,谓之“久久福不尽”。
年三十夜煮饺子也有讲究。烧火用的柴草,要用豆楷杆或芝麻楷杆,寓有火越烧越旺,来年的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在胶东地区,煮的饺子一般要故意煮破几个,但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挣”了或“涨”了。在甘肃中部一些地方,除夕夜煮饺子时,还要加入少许面条共煮,同食,美其名曰“银丝缠元宝”。面条要细,饺子要包成元宝形,喻意长寿发财,也是图个吉利,寄托人们的美好希望。
(2)正月初五吃饺子
除了年夜饭要吃饺子,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是,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较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所以要吃饺子祝贺。
(3)二月初八吃饺子
江南民间农历二月初八有吃饺子的习俗,一句“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的说法,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据镇江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八吃饺子民俗是为纪念千年前淹死在江中的镇江鹤林寺开山祖师马和尚,据说当时人全将包好煮熟的饺子丢在江里,后来演变成“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民俗。
(4)入伏吃饺子
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饺子又是平时难见的上品,所以老北京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
(5)立秋吃饺子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6)财神会吃饺子
财神会又称财神节,是胶东半岛的一个民间节日,一般定于农历七月廿二日,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入夜时分放鞭炮敬财神,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
(7)立冬吃饺子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北方,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8)冬至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关于冬至吃饺子,还有一种说法。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9)家人远出或欢送客人时吃饺子
在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等省区,人们为亲友或客人送行时,最后一顿“饯行”的饭通常要吃饺子,民间对此俗有各种解释,或说饺子形似元宝,吃了“元宝”,亲人或客人出门就能一路顺风,发财吉利;或说饺子寓意“团圆”,送行吃饺子是为表达希望出门远行的亲友早日平安归来,重逢团聚的美意。至于“下马”吃面条,则因为面条像绳子,可绊住亲友或游子的腿脚,让他能多在家里住几日。俗话说“上马饺子下马面”,这句流传甚广的生活谣谚,其实还有很多大同小异的“异文”:“送客的饺子,迎客的面”,“上马的馉饳,下马的面”,“起身饺子落身面”,“上轿(出嫁)饺子下轿面”、“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等。在天津,干脆就叫“长(面条)接短(饺子)送”。胶东一带把饺子叫做“箍扎”,故有俗谚“出门箍扎进门面”。 一餐饺子之后,亲人远行,故也属伤感之事,故民间又有所谓“滚蛋饺子”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