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计的发展历史
早在1738年,瑞士人丹尼尔伯努利以伯努利方程为基础利用差压法测量水流量。后来意大利人G.B.文丘里研究用文丘里管测量流量,并于1791年发表了研究结果。
1886年,美国人赫谢尔应用文丘里管制成了测量水流量的的实用测量装置。
20世纪初期到中期,原有的测量原理逐渐走向成熟,人们不再将思路局限在原有的测量方法上,而是开始了新的探索。
到了30年代,又出现了探讨用声波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流速的方法声波测量流量的方法,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未获得很大进展,直到1955年才有了应用声循环法的马克森流量计的问世,用于测量航空燃料的流量。
20世纪的60年代以后,测量仪表开始向精密化、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锁相环路技术的超声(波)流量计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流量测量的能力,如激光多普勒流速计应用微型计算机后,可处理较为复杂的信号。
流量计生产商在成熟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和定制化生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对行业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用户群体希望生产商能够提供为生产过程带来切实利益的自动化设备。用户在产品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具体的需求,例如:应用在石化行业的特殊环境中,需要坚固耐用的设计以及防爆认证;用户对直管设计的科氏流量计的需求等。如何有效获取用户实际需求,并且对传统产品进行改良,是对生产商差异化和定制化生产过程的一个不小挑战。
传统流量计存在的弊端和劣势
传统的机械式流量计,例如差压式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和变面积式流量计,已经处于普及化阶段,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日益减少,技术革新较少,市场相对成熟。
产品不能达到垄断地位,就会朝公平竞争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流量计已经应用到各家各户,大部分公司都能制造出类似的产品,没有创新的产品,利润只能越来越少,最终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