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孵化过程中还要注意湿度,胚胎发育的适宜相对湿度40-70%。通气是供给胚胎氧气,整个孵化期总耗氧量为4一4.5立方分米,排出二氧化碳为4立方分米。翻蛋在孵化器孵化每1-2小时转蛋一次,土法孵化一般3-4小时一次。到18日龄时停止转蛋进行移盘,等待鸡苗出壳。凉蛋通常在孵化第7天以后进行,方法是使室温置于25℃左右,将孵化器门打开,让胚胎温度下降至30-33℃后,再关上孵箱门,继续孵化。一般情况下,温度正常不需要凉蛋。
衡量孵化效果的六项指标
(1) 受精率(%): 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 ×100 受精蛋数包括死精蛋和活胚蛋,受精率一般应达92%以上。
(2) 早期死胚率(%): 早期死胚率(%)=(死胚数/受精蛋数)×100 通常统计头照(5胚龄)时的死胚数,正常水平为1-2.5%。
(3) 受精蛋孵化率(%) 受精蛋孵化率(%)=(出壳的全部鸡苗数/受精蛋数)×100 出壳鸡苗数包括健雏、弱、残和死雏。高水平达92%以上。此项是衡量孵化效果的主要指标。
(4) 入孵蛋孵化率(%) 入孵蛋孵化率(%)=(出壳的全部鸡苗数/入孵蛋数)×100 高水平达到87%以上,该项反映种鸡繁殖场及孵化场的综合水平。
(5) 健雏率(%) 健雏率(%)=(健雏数/出壳的全部雏数)×100 高水平应98%以上,孵化场多以售出鸡苗视为健雏。
(6) 死胎率(%) 死胎率(%)=(死胎蛋数/受精蛋数)×100 死胎蛋一般指出雏结束后扫盘时的未出壳的种蛋。 除上述几项指标外,还可以统计受精蛋健雏孵化率、入孵蛋健雏孵化率。
贵妇鸡的孵化技术
孵化方法 可用人工孵化,也可用母鸡代孵。人工孵化用的孵化器,要先消毒,然后放进种蛋。孵化期为21~22天,种蛋人孵后的前19天,孵化器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7.8℃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第20~21天温度为37℃左右,相对湿度应增加到65%—70%,目的是防止雏鸡绒毛粘壳,影响出雏。 孵化 人孵后的前19天,每隔2小时翻一次蛋,每次翻蛋度数为90度。19天后将胚蛋移入出雏器内,此时应停止翻蛋。孵化中后期,胚胎发育加快,产热量增多,使孵化器内温度增高,为排除多余热量,可进行晾蛋。如遇停电而出现超温时应晾蛋,每次晾蛋10~15分钟,一般晾至蛋温度降至32~33℃便可。 在孵化期间,一般照蛋两次,第一次在入孵后7天,主要拣出无精蛋、死胚蛋;第二次在人孵后的14天,拣出死胚蛋。孵化19天后落盘(将胚蛋由蛋盘移到出雏盘),把种蛋送到出雏器孵化,温度为37℃,此时水盘可适当加水,使温度适当提高。孵化正常时,一般21天开始喙壳,22天全部出壳,23天清扫出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