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文自动备份成为必备功能
数据存储是个复杂的过程。透明加密软件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存储和读取进行干预,难免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加解密过程失败,甚对文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加密软件的其它bug客户可以接受,但对文件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或经常出现需要对异常密文进行修复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客户的正常工作,客户是无法接受的。实际上,只要存在加密,就存在数据紊乱的风险。
加密技术在传统应用领域――通讯加密――至今也没有完全克服。但是通讯加密产品都会将报文以冗余地方式进行发送。借鉴这一思路,文件加密也可以用冗余地方式降低数据紊乱风险,这就是密文的自动备份。所谓的密文自动备份,是指当有密态文件写入存储介质时,系统会自动地在指定位置(可以是本地,也可以是远程)中自动生成一份文件副本。一些有远见的厂商在不断加强自身软件稳定性的同时,也学习其它软件的自动备份功能,在密文保存过程中进行自动备份,以防不测。
自动备份可以看作是一项预防措施,或保险措施。作为与存储密切相关的透明加密软件产品,自动备份功能应该成为一种标准功能。参考其它如office、AutoCAD等传统软件,加密软件应该还要有对异常密文自动修复的功能。
针对信任用户的邮件策略:
1.针对比较信赖的合作伙伴,对外发的邮件,无需经过反复审批的方式,可通过邮件白名单的方式直接解密。
2.将比较信赖的合作伙伴的邮件地址,添加到绿盾的邮件白名单队列中。外发给该白名单队列中的邮件地址,加密的文件均会自动解密成明文,无需审批,对内既保密,对外又安全,人性化设计,满足您各种需求!对外发的邮件提供详细审计。
工具化和专业化是加密系统的发展方向
有些客户在部署加密软件的同时,提出要对密文的操作权限进行控制。比如,某些人只能打开密文,某些人可以编辑密文,某些人可以打印密文等。某些厂商还“延伸”透明加密软件的含义,提出所谓“企业权限管理(ERM)”的概念,以迎合客户对文件权限管理的需求。
笔者认为,对文件的权限控制的需求和对文件加密的需求,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需求。企业对文件进行权限控制需求,并不是在部署加密软件之后才有的,即使不采用加密软件,这种需求也是存在的。
实际上,对于文档权限的控制,Windows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定义,当然,定义起来非常复杂,并不太适合一般企业直接应用。另一方面,早在十几年前就出现了专门的管理软件—企业数据管理PDM或EDM,后来还发展成PLM。这些软件都包含很强的文档权限管理功能,是专门进行文档权限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