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与影壁基本是形影不离的,大家对于影壁的认识,主要还是历史中古建筑的照壁,对现代比如唐语砖雕的照壁似乎并未有太多印象。那么唐语就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影壁,并结历史古建筑的发展。
古建筑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到,这个时期基本没有照壁;奴隶社会,这个时期的末期有了砖雕的雏形;封建社会,这时候已经出现了照壁,并主要运用在墓室之中,直到明朝,使得砖雕主要运用在建筑并大量建造了砖雕照壁。
照壁并不是独立的,虽然有独立照壁这种形式,但应该从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去看,这些照壁体现了风水、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美学等人文价值观,而这些传统的人文精神对照壁影响十分巨大。
关于影壁的概念,辞海中有两层释义:一知墙壁上的浮雕,是一种壁塑艺术;二是指门外正对大门作为屏障的装饰墙壁。并且,砖雕主要都是砖雕照壁,是民居、园林等照壁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壁墙身部分的构成。其中
,最主要的部分是圈在线枋子
范围以内的墙心,称为
影壁心
。影壁有硬心和软心两种做法。
硬心做法是在心内贴砌斜置的方砖,采用磨砖对缝干摆做法,细致而讲究,为
使贴出的砖块整齐对策和那个,影壁心的长宽尺寸一定是方砖对角线尺寸的陪
住,如墙心横向要摆
6
块方砖,竖向摆
4
块方砖,那么,影壁心的宽、高就应是
砖块对角线尺寸的
6
倍和
4
倍。
方砖砖块的大小要根据所用方砖的型号尺寸而定,
如
尺二方砖
,
毛料尺寸为
384mm
见方,
经砍磨加工后,
尺寸可落在
350mm
,
对角线尺寸则为
490mm
左右。鉴定影壁心横向摆放
6
块,竖向摆放
4
块,则影
壁心尺寸应为
2940mmX1950mm
。
在设计施工中,
一般是先定出影壁心尺寸,
然
后确定砖块的大小。仍以上述情况为例,假设影壁心尺寸定为宽
2400mm
、高
1600mm
,横竖向分别摆放
6
块和
4
块方砖,则方砖的对角线长应为
400mm
,边
长应为
283mm
。去诶那个影壁心的尺寸,既要考虑影壁的总尺寸和影壁心与总
尺寸的关系,
又要考虑砖块的分格要求和摆砌要求,
有时需要砖块坐中,
有时可
以缝子坐中。
影壁心内有雕刻时,
还要考虑雕刻内容、
范围和砖块的分格要求和
摆砌要求,
有时需要砖块坐中,有时可以缝子坐中。影壁心内有雕刻时,还要
考虑雕刻内容、范围和砖块划分的关系,既要美观合理,又要方便施工。但不管
如何分块,影壁心内不应出现除
1/2
、
1/4
(斜裁)之外的零碎砖块,也应避免出
现上下、左右不对称的情况,特别是不能出现左右不对称的情况。
设计需要原则,影壁墙也是这样,围绕着这个原则,才能在发挥创造能力的同时不至于偏了主题。
影壁墙设计原则:1、以主人生命信息和事业运程为依据,强调以人为本 2、坚持易学与美学完美融合,相得益彰,打造易美人生3、充分考虑五行与材质、方位、颜色及数字之间的巧妙关系 设计风格:古典主义、文化气息、天人和谐
其次要了解影壁墙的初衷,影壁墙不仅是为了装饰美观,还有风水方面的作用——抵挡墙外的煞气,趋吉避凶。
然后影壁一般由壁座、壁身、壁顶组成,坐东朝西,东为东为震位,五行属木。壁身是青砖结构。大照壁常常三壁一体,古者三为大,象征天、地、人三才,且易有“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的概念,三为阳木之数。从方位及数字方面完善了公司法人的生命信息。影壁顶部脊上一般刻有两条行龙,中间一火珠,有极强的趋吉避凶的寓意。脊两端有鸱吻。在古代建筑中,鸱吻不但是一种重要的装饰物,而且由于它衔接了殿顶正脊与垂脊之间的重要关节,从而起到了使殿顶更加封闭、牢固、防止雨水渗入和装饰垂脊的双重作用。
其中壁身又由三个部分组成:影壁挂件作为壁芯、砖雕墙地砖作为背景、砖雕线条角花作为边框和四角。这三种恰可以互相呼应,比如以唐语砖雕荷花作为照壁壁芯儿,可以用唐语砖雕莲花线作为边框,荷花角花来装饰四角,甚至可以用莲花座来装饰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