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设备使用时要注意一些小细节,我们为您分析了以下几点:
(一)种蛋澄清,没有血丝、血环
原因:无精蛋。种蛋贮存太久。种蛋贮存时温度和湿度不当。种蛋熏蒸消毒过甚。
(二)种蛋澄清,但有血环。胚胎在1---4天内死亡
原因:陈蛋。种蛋贮存温度、湿度不当。种蛋运输不良。孵化一早期温度不良。种蛋熏蒸消毒过甚。种鸡营养失调,鸡冠冻伤或疾病等。母源性或蛋壳携来病原微生物感染胚胎。种鸡遗传性孵化率低。
(三)受精卵在第1一6天死亡很多
原因:孵化温度太高或太低。孵化机内通风不良。未翻蛋。种蛋熏蒸过甚。种禽状况不正常。种蛋贮存过久,贮存条件不当。遗传因素。
(四)入孵第2周的胚胎死亡
原因:种蛋贮存温度较高。孵化中期温度过高或过低。母源性或蛋壳携来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胚胎。孵化机内通风不良。种鸡营养失调,维生素缺乏。转蛋失常。孵化期间停电。
(五)幼雏完全形成,存留大量未吸收的卵黄,未啄壳,在18---21天死亡
原因:孵化机湿度过低。出雏机湿度过高或偏低。孵化温度不当。通风不良。出雏机温度偏高。胚胎感染。
珍珠鸡的孵化技术
1、温度控制:珍珠鸡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7.5℃~38.8℃,出雏温度为37.5℃~37.7℃。夏季气温较高时,机内温度可降0.5℃。在生产上,为充分利用孵化机和便于管理,分批入孵,可将孵化机温度恒定在38℃,“新老蛋”同机孵,“新蛋”放上层,“老蛋”放下层,使“新蛋”利用“老蛋”产出的过多的热量,每3天上下调盘1次,这样也可取得理想的孵化效果。
2、湿度控制:孵化时可通过在孵化机内增减水盘,改变水面积大小来调节湿度的大小。入孵1~23天,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24~26天,保持在70%~75%为宜。为增加湿度,通过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促使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蛋壳变脆,利于雏鸡啄壳。
小型家用全自动孵化机
双电源,不怕停电
自动控温,自动翻蛋
超高孵化率
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鸡孵化期约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一般到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早或推迟孵化。自然孵化,有母鸡孵蛋,可以省却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孵化鸡蛋。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可直接影响到鸡蛋的孵化率。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种蛋的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