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的糊化原理:
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各种来源的淀粉所需温度不同,一般60~80℃)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作用称为糊化作用。糊化作用的本质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晶质与非晶质)态的淀粉分子之间的氢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
糊化作用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可逆吸水阶段,水分进入淀粉粒的非晶质部分,体积略有膨胀,此时冷却干燥,颗粒可以复原,双折射现象不变
(2)不可逆吸水阶段,随着温度升高,水分进入淀粉微晶间隙,不可逆地大量吸水,双折射现象逐渐模糊以至消失,亦称结晶“溶解”, 淀粉粒胀至原始体积的50~100倍;
(3)淀粉粒最后解体,淀粉分子全部进入溶液。
在水产饲料的应用:通常鳗鱼饲料为颗粒状,它由富含维生素等营养万分饲料粉、一定比例的粘合剂、油脂等组成,其中的粘合剂必须具有以下特点:①无毒、易消化、有营养;②透明;③直到鳗鱼吃完前,一直维持颗粒的整体形状;④不被水中的溶质溶解;⑤不粘设备。预糊化淀粉是最好的饲料粘合剂,一般添加量为5%~15%不等。
在煤炭行业的应用:预糊化淀粉为粘合剂,具有较好的塑性,降低煤料的弹性,改善成型性,流动性好,分散均匀,能很好的润湿煤粒、增加煤粒间的内聚力,能有效的控制煤粉外围胶体薄膜的厚度,解决了煤粉密集的空间障碍,提高型煤燃烧率和产气率,提高热效率10%- 12%,节煤率20%-30%。在其它行业上的应用:在金属铸造中作砂型粘合剂;在纺织工业中广泛地用作上浆剂;在建筑业中用作水质涂料等到;此外还可作为进一步变性处理的原料。如在淀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中,淀粉原料先经预糊化后再进行接枝反应,可使接枝支链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显著增加,而接枝频率却可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