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木屑颗粒机设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前景!我国非常重视林业生物质能源工作,在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和管理上,除了加强宏观指导,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完成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筛选出林业优先发展的能源树种和重点发展区域之外,还积极开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示范建设。
2007年,国家林业局与中国石油合作开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建设。2007、2008两年合作完成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造林190万亩。在“林电”、“林热”一体化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试点示范企业建设,目前,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在毛乌素沙地大力营造沙柳基地,利用沙柳进行生物质发电。自2008年11月投产以来已累计发电6000万余度,并带动当地建成33万亩沙柳能源林基地。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林业剩余物加工成型燃料,已形成年产3万吨成型燃料生产能力。
前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资金投入、鼓励政策措施、生产技术上需要完善。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5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70.6%,与2008年相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利用途径不断拓宽。秸秆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拓展到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和工业原料等多个领域。秸秆能源化利用发生质的飞跃,从农户低效燃烧发展到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干馏等高效利用。截至2010年底,全国投产和在建的秸秆直燃发电项目170多个,总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据测算,年可消耗秸秆3300万吨,其中已投产的装机容量约为150万千瓦。工业领域应用发展迅速,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部分产品已在奥林匹克公园、奥运村、世博会等多项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
(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多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取得突破。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秸秆联合收获、粉碎、拾拣打包等机械装备得到应用推广;秸秆乙醇高效转化酶技术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秸秆直燃发电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秸秆清洁制浆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部分造纸工业污水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自主研发的秸秆人造板粘合剂已实现甲醛零排放,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综合效益显著提升。通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地区的秸秆焚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还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0年,我国秸秆直燃发电消耗秸秆约1800万吨,为农民增收40多亿元,并带动农民就业和周边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消化秸秆1.07亿吨,有力的改良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养畜消耗秸秆2.18亿吨,相当于节约粮食5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