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上海宝钢项目的引进,我国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技术和装备上也取得了很大发展。继宝钢4063m3大型高炉引进后,我国自建武钢3200m3大型高炉。原冶金工业部要求此高炉在设计和耐材使用等方面实现国产化,五耐承担了热风炉用耐火材料的研发任务。
国产化的指标在热风炉耐材方面:A、耐材基本上由国内生产。B、耐材理化指标,按照宝钢引进日方的要求。日方要求最核心的指标是低蠕变率。而我国热风炉用高铝砖标准(GB/T2992-87)中未包含蠕变率指标,仅以荷重软化温度为主要考核指标。实践已表明,蠕变率指标对热风炉的长寿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五耐与武汉科技大学合作,于1988年大批量供国内第二大高炉(3200m2)热风炉低蠕变砖(牌号H22、H23)及高炉风口、铁口组合砖(牌号H31),已使用16年半,已达到原设计10~12年要求。因为炉壳达到使用寿命拆炉,专家检查后发现耐火砖仍完好无损,仍可继续使用。至今五耐已经生产数十万吨低蠕变砖,应用于国内数百家钢铁企业。
五耐集团前身为巩义市第五耐火材料总厂,创建于1968年,是炼铁系统用耐火材料为主的现代化大型专业生产企业。下设八个分厂、巩义市五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巩义市高效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郑州建兴高科炉材有限公司和洛阳莱福工贸有限公司(外贸公司)。
五耐在国内率先于1988年与达涅利(原霍戈文公司)合作生产红柱石砖应用于武钢3200m3高炉。2001年在国内采用俄罗斯卡鲁金技术的莱钢750 m3高炉热风炉用耐火材料由我厂生产供应。为达涅利技术和卡鲁金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和高炉热风炉的长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