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攻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
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
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
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
拓展训练,从字眼上去解释为船要离港招集船员的旗语,在后来被人们解释为:一艘小船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抛锚起航,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没有未来的挑战。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叫做Outward Bound的管理培训。1970年,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1994年,刘力创办了国内首所专业体验式培训机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并命名为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的价值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这种人格力量的驾驭下,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拓展训练应运而生。利用户外自然环境对人进行培养的户外训练方式起源于二战期间的海上生存训练,战后逐渐演变成一种面向现代社会的户外训练方式。
拓展人的价值观
[积极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是拓展精神的核心。乐观自信,从我做起,环境因我而变;坐言起行,言必行,行必果;从内心关怀客户;
拓展训练
[开拓创新]以开放的心态,应对变化,积极进取。
[认真负责]人和事因认真而完美,注重细节是专业化的表现。坚守承诺,积累信用。
[独立协作]独立自主,各司其职,独挡一面。个人和公司的竞争力来自你不可替代的价值。高水平的独立,才有可能带来高水平的协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双赢的心态创造动力。
[共享成功]成功来自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成功是协作的结晶;共享成功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好处。但共享不是平均分配,吃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