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铰孔质量的主要因素一
铰刀几何参数。铰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铰刀本身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铰刀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决定了被铰孔加工质量的好坏。一是铰刀直径。它是根据被加工孔的公称尺寸和公差以及在铰削过程中被加工孔的扩张量或收缩量决定的。二是铰刀的齿数。一般,铰刀的齿数愈多,铰孔的精度就越高,表面粗糙度值就越低,同时,分布在每个切削刃上的负荷也就小,有利于减少铰刀的磨损。但齿数增多后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减小了容屑槽。在切削时,切屑就不容易排出。特别是铰深孔和切削余量大时,因容屑槽被切屑堵塞,切削液流不进去,致使铰刀和工件因产生热量而变形,影响加工质量。铰刀的齿数一般都选用偶数。三是切削锥角。它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和铰刀的类型来加以选择。四是前角。由于铰削的余量较小,切削仅在刀尖处进行,与刀齿的前倾面很少接触,故前角可以为零,但在铰削塑性较大的材料时,为避免切屑粘滞在刀刃上,前角应取大一些。五是后角。铰刀的后角大,虽然可以提高切削刃的锐利程度,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和磨损,铰刀直径也随之减小,使铰孔直径达不到要求。六是刃带宽度。它主要是引导铰刀方向和光整孔壁,同时也为了便于测量铰刀的直径。铰刀的齿数越多刃带的积累宽度也大。因此有利于孔壁降低表面粗糙度值,铰刀的直径也不容易变小。但铰刀刃带较宽或积累宽度值过大时,会增加摩擦力矩和切削热,对孔壁的挤压比较严重,容易将孔径涨大,一般选择铰刀的刃带不超过0.25mm。七是铰刀的倒锥量。磨倒锥量是为了避免铰刀校准部分后面摩擦孔壁。
铰刀的刃磨
1、前刀面的刃磨
一般是在万能工具磨床上用碟形砂轮的平端面刃磨铰刀的前刀面。
(1)选好砂轮并装在磨头上,将碟形砂轮的平端面修整成边缘高中心底的锥面。
(2)将铰刀顶在两顶针间。
(3)根据确定的砂轮退刀方向,将磨头转过一定角度,以便于砂轮退刀,也使得砂轮只有一个边缘参与磨削。
(4)调整铰刀与砂轮的相对位置,刃磨前角的铰刀,砂轮的端面应通过铰刀的中心,刃磨前角的铰刀,砂轮的端面对铰刀的中心应有一个偏位量。
(5)启动砂轮,开始刃磨。手扶铰刀,使铰刀的前刀面靠在砂轮的端面上,工作台做纵向进给,手给铰刀一定的作用力代替横向进给。磨完一个刀齿后再磨另一个刀齿,直至磨完全部刀齿。手给铰刀的作用力要均匀、大小适当,应防烧伤刀齿。砂轮磨至铰刀的两头时,因磨削面积逐渐变小,手的作用力也应相应变小,砂轮不要脱出铰刀的两端,避免铰刀两端出现塌角。
2、后刀面的刃磨
一般是在万能工具磨床上用碗形砂轮的平端面刃磨铰刀的后刀面。刃磨铰刀后刀面时砂轮相对于铰刀的旋转方向有两种情况:
(1)砂轮顺转磨削。砂轮的旋转使铰刀的前刀面紧贴齿托片。刃磨比较安全,但因砂轮的旋转方向是从齿背到刃口,刀刃上易产生毛刺和烧伤。
(2)砂轮逆转磨削。砂轮的旋转有使铰刀的前刀面脱离齿托片的趋势,刃磨时手扶铰刀较困难,甚至会发生事故。因砂轮的旋转方向是从刃口到齿背,刀刃上无毛刺且不易烧伤。
手用铰刀
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齿,用以切除孔已加工表面薄金属层的旋转刀具。经过绞刀加工后的孔可以获得具体的尺寸和形状。手用铰刀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或扩孔)加工后的孔,主要是为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