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安装传动部件的油位检查与换油
压路机的分动箱、变速箱、驱动桥中央传动及定轴传动的振动轮减速箱均为固定安装部件,都在箱体底部设有放油螺孔,并安放了带磁性的放油螺塞。在适当高度的箱壁上开有油位孔,装油位螺塞或带刻线的油标尺。加油时,可以从油位螺孔、标尺孔注入,或者设有单独的加油口。
检查油位时,拧开油位螺塞,察看是否有油流出或油塞沾油,或者看油标尺确定油位是否达到要求。油量少时,应从加油口或油位孔注油,加到油位孔出油或油面达到标尺所限位置,重新装螺塞和加油盖即可。
换油时应先卸下加油口盖或油位螺塞,再卸下放油螺塞。放油完毕,装好放油螺塞。加油至油位孔下边缘或油标尺所限液位,然后装好油位螺塞或加油口盖,经试车无渗漏油即换油结束。
压路机传动件润滑应使用重负荷齿轮油CLE85W/90或CLE90。
二、旋转壳体传动部件的油位检查与换油
对于压路机驱动桥或车轮的行星减速器,以及振动轮的激振器油室,因为其壳体的外露部分是旋转的,所以在检查油位?或放油、加油时均需开动压路机磨正油孔位置。
新型滚动冲击压实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压实方式,将往复夯击与滚动压实技术相结合,以其压实能量高、影响深度大、机动性能好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分析该技术的特点,研究系统结构参数的设计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滚动冲击压路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非圆截面工作轮在滚动时重心的升高与下降来周期性地冲击地面,使被压材料达到密实的目的。由于工作轮心的运动轨迹为周期性的曲线,滚动阻力也呈周期性变化,工作轮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及所需牵引力的周期性变化对机架产生冲击作用,并通过机架传至牵引主机造成主机的水平振动,这不但影响到主机的动力输出及传动系统的寿命,而且严重影响牵引主机的驾驶舒适性。为此设计了包括牵引轴与车架间的双向缓冲弹性机构及工作轮与车架间的轮胎——橡胶弹簧双级减振机构在内的隔振系统。为准确了解拖式滚动冲击压路机现有结构的不足,有必要对该隔振系统进行分析测试,找出系统结构参数的选择依据,以便改进下一步的设计。 1模型简化 由于牵引主机质量远大于机架质量,假设牵引车辆——压路机系统处于匀速行驶状态,工作轮在水平方向匀速滚动时受到短暂冲击,系统可简化为图2所示力学模型。m1,m2分别为机架与滚轮质量;k1,k2,c1,c2分别为牵引轴双向缓冲弹性结构及工作轮与车架间的轮胎——橡胶弹簧双级减振机构的刚度与阻尼系数;x1,x2分别为原点取平衡位置相应质量的广义坐标;p(t)为惯性力造成的短暂冲击载荷。 2分析与测试 根据力学模型,用相对位移δ1=x1;δ2=x2-x1作广义坐标,为简化计算忽略系统阻尼,根据牛顿定律有: 式中:ω1,ω2分别为两级固有频率;
如果以F表示土的压实度,F与冲击式压路机及工作中相关技术参数呈如下函数关系:
F= f1 [(mv0 –mv1)/ t ] + f2(Aω/V) 其中:
m 为冲击式压路机压实轮轴组件质量;
v0 为冲击初速度;
v1 为冲击末速度;
t 为冲击作用时间;
A 为冲击式压路机工作振幅;
ω为冲击式压路机工作频率;
V为冲击式压路机行驶速度;
上述函数关系式f1项中,冲击力在压实中起克服土颗粒间粘聚力吸附力的作用;f2项振动使摆脱粘聚力吸附力束缚的土颗粒运动起来,以实现细颗粒向粗颗粒孔隙中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