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增加了五轴联动加工的考点,五轴数控系统的平台分别为:SIEMENS 840D、FANUC 31iA5、HEIDENHAIN iTNC530、广州数控GSK25i、华中数控HNC-210BM、沈阳FiYang-C0数控系统。三种国产系统和三种国外系统同台竞技,各领风骚。从决赛现场来看,国产系统并没有输给国外的系统,整个比赛过程中,国产系统表现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出乎选手的意料。令人欣喜的是,使用广州数控GSK25i系统的广东选手郞永兵和麻庆华在规定时间出色地完成了工件的加工,虽然最终成绩还没出来,但选手的优异表现也反映出国产五轴系统同样满足复杂零件的加工要求。
对国外系统而言,广州数控的五轴加工系统还处在完善的过程中,和国外系统的差距在缩小。通过大赛可以看出,国产五轴数控系统完全能满足一般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选手在训练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及时地反馈到广州数控的研发部门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系统在决赛时的稳定性。
广州数控开发的五轴系统让我们看到国产数控系统的希望,从过去到现在,国外的五轴系统一直限制我们使用,因此国产五轴系统的推出意义重大。
实际上,为了振兴民族技术,大赛组委会规定每个代表队都要有选手使用国产系统。选择广州数控系统时是有担心的,因为该系统刚研发出来,并没有经过生产的检验,然而决赛证明,国产五轴系统经受住了考验
依据线切割机床行业2011年对外出口销售数据来看,线切割机床在东南亚国家受到关注和欢迎,这和国际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东南亚国家制造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近年来,在泰国、印尼以及印度等一些国家,对外制造加工出口的工厂频频出现,和9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加工开始时期一样繁荣昌盛。这些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线切割机床行业在该地区的发展。
线切割机床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线切割机床的精度、光洁度以及稳定性远远高于线切割(快走丝),尤其在光洁度方面,可以达到±1.0μ,精度也能达到±7.5μ,所以能够胜任很多的线切割模具制造任务;
第二个方面就是线切割机床的价格相对低廉。跟慢走丝相比,无论是机床的采购成本还是制造成本,中走丝线切割机床都远远优于慢走丝,对于制造业发展初期的东南亚国家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1.中国劳动力出现了结构性短缺
说结构性短缺,其实不是真正的短缺,而是出于某些原因才短缺的,最主要的是90后整体厌恶体力性工作和蓝领身份,导致这样的结果原因特别复杂,根本原因是源于社会整体的浮躁和攀比之风炽盛,导致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不完全就业,另一方面制造业招工难,二者同时存在的现象。
企业为解决燃眉之急,机器人自然成为的替代解决方案。
2.劳动成本快速提升,企业不堪重负,转而寻求机器人代替人工
人工成本持续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不必赘述。即使是经济不断下滑的大背景下,仍未现趋缓之势。
3.企业迫于提高效率的压力,寻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中国制造业长期低水平竞争格局并未改变,社会总需求下降导致竞争白热化,生存还是死亡已是无法回避的严重选项。这种情景之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新的迫切的需求,机器人自然成为竞争的手段。
然而,机器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可能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充其量是智能制造的环节,机器人最终无法提升产品质量,金属加工行业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仍是机床!退一步说,机床在制造业中起到的作用目前来看仍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