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1月,中钢债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就曾发布公告,将中钢股份AA的主体信用等级、中钢集团AA的主体信用等级,及“10中钢债”AA的债项信用等级列入可能降级的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其依据是,中钢股份资产负债率将保持高位,而海外矿山建设进度缓慢,资本支出压力依然很大,主营业务短期内难有起色,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在2014年被爆出大量贷款逾期后,银监会法规部于2014年12月曾协调召开中钢债务会议,中国银行等牵头成立债委会,就如何处理中钢债务问题进行谈判。
虽然从2013年开始就问题频出,不过资料显示,2010年-2014年的利息中钢集团均已兑付,每年利息为1.06亿。
截至2013年末,中钢集团总资产为1100亿元,总负债为1033亿元;而中钢股份总资产为1000亿元,总负债950亿元。中钢股份负债占中钢集团总负债的92%。
尽管如此,上述资深债券人士认为兑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宋清辉则认为:“中钢债应交予市场,政府尽量不要去干预。国企改革要经历较长的过程进行废旧立新,通过更市场化的手段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一、是重复投资建设导致产能过剩。近两年,我国钢管机组不仅投产数量多,而且装备水平高,尤其是无缝钢管机组有10多条线投产,其中连轧机组就有10条线。按今年6月份最高产量615万吨/月推算,我国钢管实际产能已达到7400万吨。此外,迄今还有些非钢管生产企业也在建设或拟建钢管项目。这将导致近年来钢管产能过剩的局面进一步扩大,不仅增大了投资风险,加剧了市场竞争,也干扰了钢管价格的稳定。这是我国钢管价格之所以长期处于不合理价位的主要原因。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减少,使钢铁需求急剧减少,钢铁价格不如白菜价就成必然。国内钢铁消费下 跌得厉害,上半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36231亿吨,同比下降4.7%,去年同期的数字是下降3.4%。从市场情况来看,9月份在基建开工带动下,终端需求 环比继续小幅好转,但固定资产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行,国内市场整体需求表现依然疲弱。最后,如果说国内钢铁产能过剩,还可以靠输出产能解决危机,但世界经济低迷,对中低端钢铁需求也在萎缩。
如今中国的钢铁企业将面临最为艰难的时刻。这一方面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需求减少有关。另一方面,很多中小钢企苦苦挣扎,亏损也要干,恶性竞争难以避免,这给行业去产能化埋下了阴霾。最后,中国钢企产业结构升级并非一日之功,屡次试图走向高端,但均无建树,在国内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国外出口萎缩的情况下,钢铁卖出白菜价也并非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