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数二的酒庄:
出生于1918年的英国宾利集团二代接班人爵卡·萨格尼斯·宾特利在法国留学期间因为爱上了法国葡萄酒,没有回英国继承集团的汽车事业,由集团出资收购当时在法国已经相当有名气的葡萄酒庄,后更名为“宾利酒庄”。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品尝到宾利红酒的,宾利葡萄酒集团又在1968成功开启澳洲宾利酒庄,澳洲宾利酒庄采用同样的葡萄种植及采摘技术、酿酒工艺,澳洲宾利酒庄出产的葡萄酒,已经成为新世界高端葡萄酒的代表,酒庄迄今已有近50年历史,赢得了众多国际赞誉,成为南半球数二的酒庄。
宾利爵卡葡萄酒如果只靠商业运作是不可能成功的,它的成功当然首先是品质的取胜。“宾利爵卡”酒园占地约360公顷,宾利红酒的酿造工艺完全采用一种不计成本的理想主义作做法,宾利葡园的土壤表层为黏土,下面是陶土层,更深一层是含铁量很高的石灰土,这一层有着极好的排水性能。在严谨庄园管理者索拉米夫妇Sulame精耕细作下,酒园产量极低,每公顷平均种植葡萄约15000株,葡萄树年龄都比较老,一般都在30年到90年之间,再加上严格的剪枝,每棵葡萄树的挂果也只限几串葡萄,以确保每粒葡萄汁液的浓度,使得年产量控制在1350000公升,几乎平均每3株葡萄树才能出一瓶酒,平均每年产量仅约180000瓶。其选用的葡萄品种65%以上是梅乐(Merlot),所以它也是The greatest Merlot of the world。为保证质量,葡萄要在全熟而没有过熟的时候采摘,采摘时间一般在下午,为的是让上午的阳光将葡萄上的露水晒干。如果当天的阳光不够或风力不够,他们则动用直升飞机在庄园上空把葡萄吹干再进行采摘。采摘时,一般酒庄会同时动用1000多人同时进行,一次性把葡萄摘完,避免葡萄成熟度不同而影响风味。
市场与媒体研究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1年,从全国区域划分情况来看,一线城市是葡萄酒消费的主力市场,饮用率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而在二三线城市,葡萄酒的饮用率增长相对缓慢。这说明一线城市消费者已经逐渐培养起饮用葡萄酒的习惯,葡萄酒正在融入一线城市消费者的生活中,而二三线城市葡萄酒消费尚带有风潮性 ,市场还不成熟。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中小城市将成葡萄酒市场的“后起之秀”,“二三线城市存在市场空白,同时葡萄酒发展正在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推进,两者正好碰在一起,内陆地区刚好有这种消费需求”。预计未来二三线城市进口葡萄酒的消费量均将有明显上升,成为国内葡萄酒新一轮的需求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