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机清洁装置的维护保养
清洁装置本身是一个回收残余色粉的装置,一般污染比较严重,同时,它又是一个污染源。如不及时清洁,粉尘溢出会污染机器。因此,对清洁装置的清洁工作相当重要。在对清洁装置进行维护保养操作时,注意不要损坏清洁刮板的边缘,不要用手触摸清洁毛刷,在取出或装入清洁器时,不要损坏感光鼓;在更换清洁刮板时,应在感光鼓表面撒上润滑粉。清洁装置的清洁保养内容有:
(1)清洁并检查清洁刮板、清洁毛刷、清洁辊,必要时及时更换。
(2)清洁密封条、回收刮板,清扫清洁器。
(3)检查刮板是否扭曲,若扭曲则需对紧固刮板的螺钉固紧力进行调整,必要时应更换。因为刮板扭曲会使它与感光鼓表面不能均匀地压接,造成清洁不良,在复印品上出现黑道。
(4)检查刮板是否损坏(磨损或碎裂),若损坏应及时更换。在正常情况下,清洁刮板的刃口应该柔软光滑。如果出现裂痕或毛刺,则会在复印品上造成纵向黑色条纹或黑色细线的缺陷;同时还会划伤感光鼓表面。
(5)检查刮板位置是否正常,清洁刮板必须与感光鼓表面保持平行,并且有一定的接触压力。如果刮板与感光鼓表面的接触压力过小,或者有间隙,都会影响清洁的效果,造成复印品大面积底灰。
(6)清洁和检查预清洁电极丝、预消电电极丝,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7)检查清洁器的螺旋推送器是否正常,如果此装置损坏,会造成色粉堆积太多,溢出清洁器污染机内其它部件和影响复印品质量。
(8)清洁并检查分离爪、分离片或分离带,若有损伤及时维修或更换。
(9)清洁或更换色粉回收盒。
(10)清洁、润滑并检查清洁电磁铁,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11)清洁并润滑清洁器驱动齿轮、轴承等,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12)清洁并检查废粉满检测传感器,如损坏及时更换。
复印机工作的三个基本原理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原理:
1、静电原理
电荷有正负两种极性,所谓静电原理是指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 相互吸引。即所谓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光学成像原理
光学成像的基本知识:物体通过光学镜头成像为图像。
3、半导体原理
半导体原理就是在静态、或加反向电压时为绝缘体;而在加正向电压时 味道体。
复印机用的感光鼓材料则是感光型半导体:即在暗态时(不受光)为绝 缘体;而在亮态(受光)时为导体
总结: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导体的电位特性,在光导体 没有受光照的状态下进行充电,使其表面带上均匀的电荷,然后通过光学成像原理,使原稿图像成像在光导 体上。有图像部分因没有受到光照(相当于暗态),所以光导体表面仍带有电荷,而无图像区域则受到光照 (相当于亮态),所以光导体表面的电荷通过基体的接地,使表面的电荷消失,从而形成了静电潜像。再后 是通过静电原理,使用带有极性相反电荷的墨粉,使光导体表面的静电潜像转化成为光导体表面的墨粉图像 。最后,仍然通过静电原理,将光导体表面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表面,完成复印的基本过程。
墨粉有时也被称为干墨水,但墨粉事实上根本不是墨水!墨水是有色的液体。墨粉则是以塑料为主且带有负电荷的细粉末。复印机墨粉中的黑色源于制造塑料微粒时混入的颜料。
在复印机中,墨粉粘在带有正电荷的较大颗粒上,存放于墨盒内。当覆有墨粉的颗粒在硒鼓表面滚动时,墨粉微粒发现,硒鼓表面未曝光区域上的阳离子比带有微弱电荷的颗粒吸力要大得多。随后,这些微粒受到带静电纸张的更大吸引力。一旦墨粉最终吸附到纸上,墨粉中的塑料就能使它免于脱落;我们只需要对墨粉进行加热,塑料微粒就会融化并将颜料熔结到纸上。
定影器
定影器完成最后的步骤,使纸张上的墨粉图像经久不变。定影器要做两件事:
将墨粉图像融化并按压到纸上。
防止融化的墨粉和/或纸张粘到定影器上
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一切就是石英灯管和涂覆特氟纶(聚四氟乙烯)的滚筒。纸张从两个滚筒之间送入。然后,滚筒向下轻压纸张,使墨粉嵌入纸纤维中。同时,滚筒内部的灯也打开了,产生足够的热量来融化墨粉。为什么墨粉不会融化到滚筒上?就像不粘涂层能防止食物粘到煎锅底上一样,涂覆滚筒的特氟纶也能防止墨粉和纸粘到滚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