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手提袋尺寸如何确定
手提袋尺寸是怎么确定的?一般我们是根据容纳特的体积大小,重量,尺寸结合纸张纸尺寸来确定手提袋尺寸的。
一般来说如果物体大我们会推荐横版手提袋,如果物体太长,我们推荐竖版手提袋,这样既满足了包装要求,又能美观大方的把产品体现出来,如果做为产品包装使用,正常我们不建议大过产品很多的手提袋,一般我们在高度上加5厘米左右,宽度加2厘米左右,厚度加1厘米左右。
广告类型手提袋尺寸我们是以人为本的观念,适合客人的才是好的,我们常常在路上行走,看到有些人提的手提袋好看,而有些人提的手提袋很丑,就是因为他们的尺寸设计不合理,一般来说,我们把广告类型的手提袋分四种尺寸:A、高32厘米,宽22厘米,厚6厘米,B、高35厘米,宽26厘米,厚9厘米,C、高40厘米,宽28厘米,厚10厘米,D、高28厘米,宽40厘米,厚10厘米,一般来说我们推荐B和D,这种手提袋和中国人的身高身材相对协调一些,他们拿在手上感觉会很一些,感觉好的东西广告效果自然就好很多。
作为广告类型的手提袋也要根据客户群体选择手提袋尺寸,一般来说美容院和女士场所适合用A和介于A和B 之间尺寸的手提袋,因为他们主要针对女性顾客,如果让这些美女们提上大号的手提袋,那自然就不协调了,广告效果大打折扣。
印刷过程中水墨助剂的使用方法
水墨的印刷适性受印刷条件、承印物的表面特性、环境温湿度;水墨存放时间长短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水墨时,需要用一些助剂对水墨做细微调整以获得印刷效果。
1.色种:用于加深颜色。用量在30%以内,超过30%将会使水墨中连接料的含量过低,导致其附着力和耐磨性下降。
2.冲淡剂:用于降低颜色的深度,用量不好。加人大量冲淡剂可能导致水墨粘度略有上升,此时可同时加入少量稀释剂进行调节。
3.稀释剂:用于降低水墨的粘度。用量在3%以内不会降低水墨的颜色深度,并可保持水墨的PH值不变,加入较多的稀释剂或使用硬度高的自来水稀释会导致气泡的产生,可同时加入消泡剂进行消泡。稀释剂应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以防粘度过低。
4.慢干剂:用于降低水墨的干燥速度,用量在10%以内。
5.快干剂:用于加快水墨的干燥速度,用量在3%以内。
6.消泡剂:用于消除气泡,用量为1‰一2‰。
7.PH稳定剂:用于保持水墨的PH值,用量以使水墨的PH值维持在8.5—9.5为宜。
8.增稠剂:用于增加水墨的粘度,用量为0.5%—1%。
印刷中底色的重要性
在山东致简印务销售中心的活件印刷时,往往会发现不少活件都会设计底色,底色在设计作品时到底有何重要性呢,现在跟着笔者一起刨析底色在印刷中的重要性。还有一种底色是在印前工艺设计时,为了便于印刷控制色相和弥补印刷品与画稿之间的颜色差别,对图案部分人为加入的底色,它也是采用专色印刷。这是因为图案的原稿经常选用一些国画、水粉画、木版画、油画的画稿,这些艺术作品设计得十分精美,色彩非常丰富,层次变化惟妙惟肖。
如果单纯使用三原色加黑色叠加来再现画面,图案颜色与原稿相比就会显得单调、单薄得多,常给人以缺色的感觉,不如原稿的颜色丰富、厚实,色彩之间的变化也较生硬、不协调,画面的景物也显得平淡、粗糙,复制的艺术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从印刷角度来说,印刷设计,如果画面完全依靠三原色的叠加来产生色彩的变化,手提袋设计,大批量印刷中要使画面色相一致,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完美地再现原稿的艺术魅力,并且得到高质量的成品,工艺设计时就要根据原稿画面的主色调,定出一、两个专色作为图案部分的底色铺垫,也就是色彩的补充,如:深、浅灰色、深、浅土黄色、紫色等等,再加上三原色。这样大批量印刷时,廊坊印刷厂画面的主色凋是固定不变的,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使墨色一致,宣传单模板,保证了印刷设计质量。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画面的艺术效果,使其色调与原稿基本一致。而且还较好地再现了原稿色彩的晕染效果,颜色丰富且矣柔和,色彩变化自然、和谐,整个画面平服、细腻。在某些个性印刷品制作中,如画册中的底色通常有两种不同的体现,一种是画面中经常出现的作为主题图案背景衬托的底色,它虽然不是画面的主题,但是在整个画面中对主题起着很重要的烘托作用,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艺术效果。为了使大批量印刷后的成品底色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色偏现象,能完美地再现印刷设计者的艺术构思,这种背景底色一般都采用封套印刷。遇到有的原稿背景底色的颜色比较深或者面积比较大时,还要设计成色相近似的深、浅两个专色来印刷,这样印出来其画面底色与原稿相符,墨层厚实、平服、不花、不漏白点,可真实地再现原稿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