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条式中空玻璃的生产温度冬季一般在10~20℃之间,夏季应在20—30℃为宜。固胶条干燥剂是粉末状,与胶混合均匀后干燥剂发挥作用较慢,所以应保证胶条装配区域的相对温度稍低。
中空玻璃的生产一般在较大的空间内进行。因此,温度、湿度及粉尘很难控制,有效的措施,就是将玻璃清洗干燥机出口处经过输送至合片。用较小的操纵间封隔,有条件的建议装上空调,一是避免夏季操纵职员的汗渍滴进环境,二是与较空间的粉尘陨离。封隔空间不需要太大约(长×宽×高)足够。
无论那一种中空玻璃,关键技术是耐久地隔尽湿气渗透。玻璃及金属隔条具有不透气性,湿气只能是透过密封胶层渗透。所以密封胶的选择、控制和结构的确定显得较为重要。此外,单元件的透水量还同使用条件有关,如:安装条件、使用环境和维护水同等。
尽管目前采用的产品结构形式和密封选材已较成熟,采用的一道丁基密封胶和二道聚硫胶可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但从单元件渗水机制分析,还有值得探讨的题目,特别是隐框幕墙用中空玻璃,从安全考虑采用硅酮密封胶粘结制造,更应留意结构和选材题目。有效控制这些因素可延长产品的功能寿命。
不同间隔条的采用直接影响中空玻璃的节能性能和耐久密封性。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使用铝间隔条(主要为四边插角)制作中空玻璃虽然密封寿命较长,但热传导性高,致使节能效果差,直接表现在中空玻璃边部出现冷凝。
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复合胶条(实维高胶条)具有热传导性能低,节能较使用铝间隔条制作中空玻璃有所改善,但不幸的是却同时减少了密封寿命。
这种不幸还表现在,在传统的思维框架里,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和改进,改善中空玻璃的节能效果和提高密封寿命耐久性,是不能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