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怎样科学换料
给鸡换料,首先应按品种饲养的标准进行。一般给19—20周龄的鸡换喂蛋前料,也称过渡料,料中的钙和蛋白质的成分应比青年鸡的饲料有所增加,一般钙的比例为1%,粗蛋白质为16.5%,换料时,应用半月左右的的间逐渐完成换料过程。给产蛋鸡换料,尽量选择在产蛋率达到2%-5%时换为产蛋鸡料,产蛋鸡饲料含钙应在3.4%-3.5%,含粗蛋白质应达到18%。换料时,如果是夏季以后利用自然光照培育的青年鸡,往往开产较晚,可在18周龄开始换料;如果是冬季以后利用自然光照培育的后备鸡或早熟品种鸡,往往开产较早,可在17周龄时换料
给青年鸡换料,不可直接换成产蛋鸡料,也不可突然换料。如果急于一次性完成换料,往往会因钙和粗蛋白质的成分突然增高,特别是蛋白质增高,饮水量增加,鸡的机体往往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拉稀。因此,给青年鸡换料,饲料含钙一般在0.8%左右,粗蛋白质在15.5%左右。
小鸡出雏应如何做好捡雏工作
小鸡大批量的出壳后,要进行捡雏,如果我们是进行分批孵化的,出雏是不在一个时间段的,可以每隔4-6小时我们捡一次雏鸡,整批孵化则不需要,只需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捡鸡苗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将绒毛不干,脐带还没有吸收好的雏鸡留在出雏机内。适当的提高温度0.5-1摄氏度,在21.5天以后出雏的雏鸡视为弱雏。
捡出鸡苗以后,按健弱雏标准分别装箱,需要鉴别的放于鉴别室,尽量放置2小时后再鉴别。如果品种多、数量大,又有公母之分,应在苗鸡房按品种设置区域,做上标记,既利于操作又便于发鸡。一般鸡苗捡出后,放置8~10小时后发鸡苗较好。
鸡苗室室温25~28℃,湿度60%~65%,通风良好,空气又不干燥。肉鸡对温度很敏感,在鸡苗室可放于温度适中、通风好的区域;蛋鸡需要温度较高,放于室温较高的区域,尽量在鸡苗室的中间位置;麻鸡黄鸡本身适应性较强,可放置在温度较低的区域。蛋鸡如果受凉,排泄加速,箱子底部会被打湿,箱体整体变软,不利于运输且鸡苗羽毛脏,有粪便,外观不好。肉鸡受凉后,腹部羽毛也很脏。
鸡苗出壳24小时内打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做好孵化后鸡苗的管理能够大大减少雏鸡的死亡率,为后期雏鸡的饲养打下好的基础,减少损失。
未成年的小鸡如何辨别公母?
1.根据生殖突起来鉴别。此法在雏鸡出壳后2~12小时之内进行,最迟不要超过24小时,否则生殖突起萎缩,鉴别比较困难。操作方法:在雏鸡出壳后绒毛干燥能够站立时,将其握在手中排除粪便,将头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大拇 指固定肛门上方,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按捺肛门旁边,使肛门轻轻翻开,在明亮的光照下,如看到很小的粒状阴茎突起,就是雄雏鸡,无突起的就是雌雏鸡。准确率可达85%以上。
2.按体型来鉴别。体格较大,身体较重,眼睛圆形,喙长而尖,脚干较粗的是雄雏鸡。另外,在雏鸡14日龄后加以比较,如果身体较长较重,腿较高,而第2趾与第4趾的长短不一样,则可判断为雄雏:如果身体较圆较轻,腿较短,而第2趾与第4趾的长短一样者则是雌雏。
3.根据雏鸡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情况进行鉴别。一般雄雏比雌雏较为发达,收缩力也较强。因此,在雏鸡刚孵出的当天,将雏鸡握在掌中,观察其肛门的收缩情况,如果肛门闪动一阵,停一会再闪动一阵,肛门收缩次数较少而慢,是雌雏鸡:如果肛门收缩快而有力,则为雄雏鸡。
4.从绒毛的更新和羽毛生长形状上区别。一般雌雏比雄雏换新毛要早,在孵出后的第4天,雌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已有新毛长出,雄雏则无此现象。15日龄时,雌雏鸡的翅羽和尾羽部生长很快,且其翅羽呈圆形:而雄雏鸡此时的翅羽还很短,呈尖形,尾羽则完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