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沈祖炎教授为钢结构建筑总结出的“轻、快、好、省”的四个优异性能,更是彰显出其绿色建筑的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材料综合性能好、材料利用率高、工业化程度和部品构件质量标准化控制程度高、安全性能好、不受施工季节影响、建造速度快、地基基础费用省,综合造价低、可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等,易于工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它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技术标准,促进我国传统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可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贯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科学发展理念,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目标,创建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各种资源能循环使用的城镇化建设新模式。
钢结构耐腐蚀性差
特别是在潮湿和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对处于海水中的海洋平台结构,需采用“锌块阳极保护”等特殊措施予以防腐蚀。
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可重复利用
钢结构建筑拆除几乎不会产生建筑垃圾,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
钢结构密封性能好
由于焊接结构可以做到完全密封,可以作成气密性,水密性均很好的高压容器,大型油池,压力管道等。
建筑风格灵活、丰实。大开间设计,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结构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工业化程度高,并且能将节能、防水、隔热、门窗等先进成品集合于一体,成套应用,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提高住宅产业的水平。
综上所述,钢结构是适合创新的住宅结构体系。钢结构可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不同,使用功能要求的不同,设计各种造型、尺度、空间的新型房型。生产厂家能高精度、高质量、高速度完成,使建筑物达到既美观又经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