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应用于全淹没系统,按组成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组合分配系统和单元独立系统。当一个建筑物或内部结构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保护区域时,可以将几个保护区组合起来,共同设置一套混合气体灭火装置,这样建立起来的系统就称为组合分配系统。其优点表现为用一套灭火剂贮存装置,灭火剂的设计总量按其中最大一个防区的用量设置。系统灭火工作启动后,其防护区需用量由系统控制分配,从而节约费用。如果是用一套灭火剂贮存装置单独保护一个防护区,就称为单元独立系统。
IG541灭火装置的启动方式之一
自动控制。
第一步:防护区内的单一探测回路烟感或温感探测到火灾信号后,灭火控制盘启动设在该防护区域内的警铃,同时向FAS系统提供火灾预报警信号。
第二步:同一防护区内的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主机在收到防护区内两个不同性质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后,向该防护区的灭火控制盘发出指令,启动设在该防护区域内外的声光报警器,停止警铃动作,同时向FAS系统输出火灾确认信号以及输出有源信号关闭防护区防火阀,并进入30秒的延时状态。
在延时过程中,如在延时阶段发现是系统误动作,或防护区确有火灾发生但仅使用手提式灭火器和其它移动式灭火设备即可扑灭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按住设在防护区门外的紧急止喷按钮暂时停止释放气体(直至系统复位),如需继续开启气体灭火系统,需紧急启动按钮,系统无延时,立即释放。
第三步:30秒延时结束时,灭火控制盘输出有源信号开启启动瓶电磁阀,通过启动瓶启动IG541灭火剂储瓶瓶组以释放气体,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防护区。此时,压力开关上的触点开关动作并将气体释放信号传送至灭火控制盘,并由灭火控制盘将气体释放信号传至 FAS系统,同时灭火控制盘启动防护区外的释放指示灯。防护区域门内外的声光报警器,在灭火期间将一直工作,警告所有人员不能进入防护区域,直至确认火灾已经扑灭。
七氟丙烷和IG541混合气体灭火的对比
1、灭火效果
灭火效果应从灭火浓度、灭火剂用量、灭火速度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2环保性能
国际上衡量环保性的主要指标是对大气臭氧层耗损潜能值(ODP)、温室效应值(GWP)、灭火剂在大气中的存活寿命(ALT)。从保护臭氧层的角度考虑,首先要求所使用的灭火剂ODP值小于0.05或为0,其次要求GWP和ALT值越小越好。
七氟丙烷虽然ODP值为0,但GWP值较高、大气存活寿命也比较长,有一定温室效应影响,而且与二氧化碳一起被京都会议决议《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C.M)纳入受控范畴,但由于其灭火剂用量很少,整体环境影响不大,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IG-541灭火剂由氮气、氩气和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组成,受热不会发生分解,灭火剂来源于大气,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属“绿色”环保产品。但在火场高温情况下,氮气组份会参与化学反应,产生NO、NO2等有害物质。
3、对保护对象的破坏性
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所采用的都是精密设备,通导性和清洁性都要求非常高,灭火剂在火场高温下所产生的分解物以及高压气流的冲击和液化气体挥发引起的“结露”、“冷激”、“冷淬”现象,对保护对象的金属表面、电路板、芯片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在保护精密设备和珍贵财物时应特别关注
4、人员的安全性
灭火剂喷放后威胁人员安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缺氧、中毒、影响逃生。